历史学 >>> 历史学 >>> 中国通史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中国通史相关记录73条 . 查询时间(2.725 秒)
2022年3月23日下午,德国汉堡大学田海教授做客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陈直纪念讲座”第七讲,作了题为“民间故事与社会历史:中国西北地区的猫鬼传说”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学院副院长曹循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500余人在线聆听了讲座。田海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为什么要研究猫鬼,猫鬼与中国文献中的“巫”、西方社会中的“witch”之间的关系,以及猫鬼的定义、内涵。其次,田海教授指出猫鬼现象其实是一种社会性恐...
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部召集人之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主要著作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史学史教程》《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史学》《我的史学人生》《中国古代史学十讲》《彰往察来:探寻历史中的智慧》《瞿林东文集》(十卷本)等。展望2022年中国史学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望取得新的进展。
2021年12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厦门大学历史系喜获2项立项。1. 戴一峰教授:中国海关通史,立项编号:21&ZD220。2. 李智君教授:《中国历史海洋地图集》编绘研究,立项编号:21&ZD222。截止目前,历史系2021年已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6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3项,青年项目1 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1项、教育部人...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中国的中国中古史①研究无论是学者规模还是研究水平,都首屈一指,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学的一张耀眼名片。如果从学术贡献的角度看,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把握:一是对中国中古史本身的贡献;二是对中国史的贡献,即中国中古史研究如何启发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研究;三是对世界史乃至历史学的贡献。笔者认为,就目前中国中古史研究的整体情况而言,如要在上述三个层次上作出持续的、更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具有优秀传统的中国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为我们走向未来...
金朝修史始于女真人记录先祖的历史。金初,女真贵族利用新创制的女真文字记录本族口耳相传的祖宗事迹,首开进入中原的北族王朝不以先祖比附华夏炎黄二帝的先河。金熙宗、海陵改革后,号称“中国”,自视“正统”,承中国王朝传统纂修实录。在金朝十部实录中,除了七位实位女真帝王外,还有一部《祖宗实录》、两部皇帝之父的实录,为元朝史臣打破传统正史体例、依据金实录特点创立《世纪》《世纪补》提供了重要史源。金朝灭亡后,“...
唯物史观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后,以其科学光环、逻辑力量和变革现实的伟业,赢得了越来越多学人的衷心服膺。唯物史观给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不仅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近代史诠释体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研究者的主体立场和价值取向,引导了研究视角与研究论题。其中,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
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为一种重建中国历史解释体系、主导中国史学界数十年的史学形态,其影响超越了史学领域,重要性自不待言。实际上,即便是轻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人,其深层思维方式可能也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受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展开客观理性的探讨,寻绎其深层学术意蕴,具有不可轻忽的学术意义。目前既有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仍不够充分,如何才能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体现其研究深度与创新意识,是亟...
20世纪初,中国大地风云变幻,天翻地覆。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些重大事件表明中华民族在近代世界大变局中的伟大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走向一个新时代。中国史学基于时代呼唤和文化选择,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运而生。
范文澜(1893—1969)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之一,他穷半生之功潜心于中国通史撰著,所著《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规模宏伟,学识贯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系统叙述中国历史,同时又体现出浓厚的中国特色,堪称里程碑式著作。
近日,兰州大学郑炳林教授主编《敦煌通史》获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敦煌通史》旨在对秦汉至明清时期敦煌地区的历史进行贯通性、总结性的研究,系统呈现敦煌及丝绸之路东段的历史变迁。《敦煌通史》的编著,将为陆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深厚基础,对西北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五帝本纪》是我国第一部通史体《史记》的第一篇,在史料不足征的情况下,司马迁花费了不少气力构建了这篇“五帝”系统的重要文献,但也是近代古史辨派以来享有毁誉参半的上古史文献。在今天历史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野,考古学以及地下出土的甲骨文、金文和战国秦汉简帛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资料,再次审视《五帝本纪》的成就与不足,总结司马迁的上古史学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批判性利用《五帝本纪》,进一步更好地...
2020年10月31日,著名学者樊树志携新书《图文中国史》,在上海古籍书店“海上博雅讲坛”举行新书首发式。樊树志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用简明、凝练的语言写作中国历史,其文字晓畅、明白,追求散文化,深受读者喜爱;其内容是基于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融入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读来给人以启发。
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建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历史研究与历史学习,发表了一系列贯通中外、纵横古今、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话语精美的重要论述,其中关于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重要论述,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文学院董国炎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中国说书通史》获批立项。这是我校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是学校在国家社科基金单列学科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国说书通史》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背景下,把不同说书形式和具体书目的研究作为重点,探讨中国说书的发展路径和可行策略。该课题拟通过中国说书通史构建,深入阐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