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生产力经济学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生产力经济学 实证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356 秒)
本文以2005 ~ 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的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模型,实证检验了薪酬粘性这一具有“失败容忍”和“重奖轻罚”特性的薪酬契约安排对企业高管研发投资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证据表明:薪酬粘性与高管研发投资意愿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薪酬粘性对高管研发投资意愿的正向影响效应会受到企业产权性质和技术类型的调节,上述正向影响效应只在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中显著存在,而在...
本文运用确定性前沿生产模型对1992~2005 年期间中国季度宏观数据进行研究,将TFP 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发现:我国TFP 增长迅速并呈“V”型结构;配置效率增长很快。我国技术进步缓慢,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改进也提高缓慢。本文认为,1992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TFP 增长推动的,配置效率是推动TFP 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要素投入、特别是投资是推动技术进步...
中国教育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和短期的协调机制: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与教育生产力的发展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系数为0.77%,说明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前期教育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取决于上一期教育生产力发展对均衡水平的偏离。从因果性分析来看,中国教育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持续增长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教育生产...
文章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将高新技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界定为三类八种群体。要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在资源分配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应向企业研发人员和大学教师倾斜,明确政府的产学研合作导向标定位,构建企业研发人员收入多元化制度和与企业相结合的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核制度,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开展。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计量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武汉市1990~2001年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期间武汉市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相比之下,劳动力和技术进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较小。由此而得到的政策启示是:①应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尤其要注意在我国加入WTO后加强对外资的吸引工作;②进一步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员工的素质,以真正做到使经济增长方式从追求数量...
自美国经济学家贝恩(J.Bain)1959年在其《产业组织》一书中首创“市场结构-市场 行为-市场绩效”这一产业组织分析范式以来,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组 织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通过长期的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积 累起丰富的思想宝库,并由此而形成很多学术流派,如哈佛大学学派(Harward school)、芝 加哥大学学派(Chicago school)...
本文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1996年7月22日至2004年8月26日问的7天国债回购利率对各种短期利率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 gl入GARCH、机制转换以及跳跃因子可大大地提高短期利率动态模型的拟合效果。我们发现在1 996 1 998年间,国债回购利率水平、波动性以及突然跳跃的概率都要高于1999年以后, 但是利率波动性对利率水平变化的敏感性则在 1999年以后变得更强了。我们使用了H...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