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历史学 占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253 秒)
男,1969年生,经济学博士。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教师,院聘教授。
明代中后期处于小冰期的笼罩下,逐渐转冷的气候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威胁,建阳书坊的书商迅速将农业占候纳入他们编纂的日用类书中,企图迎合民间社会对天气预测的迫切需求。日用类书中农业占候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某些日期的天干地支、五行以及天时等信息来推测未来的天气趋势与农业丰歉,它在继承先前文献的基础上又有诸多改进和创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与贩售粮食的商贾一起构成了日用类书中农业占候篇章的主要阅读群体。
“名”,现在通常指人的名字或事物、物体的名称。《说文解字》口部:“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一释义不太好理解,故后代解释多有不同。如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说:“古人云‘命世者名是’是也,此会意。”段玉裁则认为,许慎的解释本于《礼记·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经古文“铭”,今文多作“名”。死者铭旌末尾署“某氏某之柩”,即所谓“自名”。制作器物刻铭是为了“称扬其...
吴九占,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教育部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鉴定专家,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史料学会理事,广州市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党史党建以及思政课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及部省级项目23项,主持市厅级项目13项,出版著作(独著、合著、主编)8部;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
解占录,男,汉族,西宁市湟中县人。1996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硕士学位,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通史兼青海历史文化。迄今共发表50多万字的科研成果,独立或合作完成《试论北魏的掠夺经济》、《清代喇嘛衣单粮制度探讨》等十来篇论文,《唐蕃青海之争》、《青海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等4部专著,《近百年来柴达木盆地开发与生态变迁研究》等5个...
2017年7月29日至8月1日,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拜占廷历史与文化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草原丝绸之路与拜占廷帝国”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通辽举行,李文阁校长出席开幕式。来自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我院陈志强、郑玮、武鹏、庞国庆等老师应邀到会并做学术报告。
近日,“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在湖南大学举行。29部国学领域公认的杰出著作获评本届“国学成果奖”,其中,复旦大学占四席,包括历史学系教授樊树志所著《晚明大变局》,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陈尚君主持修订的《旧五代史》,哲学学院教授陈居渊所著《周易今古文考证》,以及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汪少华点校的《周礼正义》。
梁占军,男,1967年生,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和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理事。曾获2000年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和2002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8届全国青年教师奖等多种奖项,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主要从事全球史、世界现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领域的教...
4至9世纪,随着拜占廷帝国的基督教化,教俗关系成为帝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纵观4至9世纪,其教俗关系大致经历了和平共处、教俗争执、君主至尊和教俗分裂四个阶段。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教俗关系呈现出“二元一体”的重要特征。这种教俗关系对帝国君主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2年10月19日下午,江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部邀请中共党史研究室占善钦先生作主题“党史研究新趋势”的演讲。该院历史研究部全体人员和省委党史研究室部分学者参加学术讲座。在演讲中,占善钦从多学科渗透与多主体的出现、政治性研究的加强、历史研究越来越靠前等三个方面对“党史研究新趋势”进行了深入而又细致的解读。演讲结束后,与会者与占善钦就双方感兴趣的各类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
从利奥三世时代开始到利奥六世时代初步结束的一系列世俗法律编纂工作都对婚姻问题进行了规范,这些涉及婚姻的立法是国家和教会不断博弈的产物;贯彻了婚姻的本质就是生育这一国家理念;在保护女性和儿童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
党的历史文献集和当代文献集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 中共中央关于合作社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收入在社员总收入中应占比例的意见 (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一日成都会议通过,同年四月五日政治局会议批准)   (一)合作社留给社员以一定比例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发...
《易经》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并非由于它"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而是因为作为一部凝结着原始思维的占卜之书,它仿佛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巫文化的彼岸,一头伸入人文文化的核心,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中国文化特色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要真正评价分析它在文化史上的地地位,首要的前提就是将它置于原始文化的背景之中,达成对其最初含义的准确的把握。  近代人类学的成就之一就是认识到,"巫术与宗教不仅是教义或哲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