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伦理学原理 中国伦理思想史 东方伦理思想史 西方伦理思想史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 职业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教育伦理学 政治伦理学 家庭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 伦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伦理学 孝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113 秒)
2023年11月22日,第十四届中华慈孝节开幕式暨第七届(2023)“寻找新时代慈孝典范故事”发布仪式在宁波大剧院举行。
4月24日上午,学会与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区委宣传部在学会会议室举行了江北区慈孝文化项目论证会。
“慈孝”与“礼忠”分别奠定了中日民族各自的伦理根基。“慈孝”的伦理精神内核主要是“仁爱”,而“礼忠”主要是“义理”。“慈孝”的道德情感表达特征主要是“推己及人”、扩散性、辐射性,而“礼忠”主要为“内外差异”、集中性、排外性。“慈孝”社会下人伦关系模式主要是“纵横式关系网”,而“礼忠”社会下主要为“纵式关系链”。“慈孝”下的道德评价标准主要是看是否“仁”,而“礼忠”下主要看是否“忠”。“慈孝”下的中...
一、丹尼尔斯/英格莉希的论题父慈子孝,天下之公德,这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的古代伦理传统中都是一样的。但是,近世西方以意志自由和个体选择为基础的某些伦理理论却对这一古训的哲学论证基础提出疑问,从而不愿承认我们成年子女有孝养年长父母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在这些理论看来,成年子女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对自己的年长父母都不应比同一社会中的其他成年人具有更多的孝养义务和责任。之所以如此,因为我们作为子女并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两句哙炙人口的唐诗,拿来形容1999年北京清明前后阴云密布,微雨时降的气候与人心,似仍很贴切。只不过由于北方少有的春寒,春花未发,行人们还穿着厚重的冬衣,不仅魂儿欲断,且有苦雨凄风之感。如今,正是这个清明已到,而天气又不甚清明的时节,却激起了我内心的几多波澜!
孝爱不只是社会与文化造成的,[1]而是最能体现人性的特点而又需要在生活境域中被构成的一个人类现象。本文通过更改了的现象学时间视野来探讨孝爱意识如何生成的问题,达到以下一些结论:(1)孝意识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自然状态中比较普遍地出现,是由于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导致了人的内在时间视域(及相应的原发想象力)的深长化,由此而使得慈爱这个在动物界也存在的生命现象能够在人类意识域中反激出回报的孝意识。(2)因此...
孝与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  精神       2008/1/2
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含是指一定民族的民族意识和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以这样的概念来思考中华民族精神,其包含的核心内容是:第一、炎黄子孙的强烈民族认同感和团结统一的民族归属意识。第二、爱国报国的国家意识。第三、天下为公的整体精神和责任意识。第四、爱好和平的和平主义。民族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母体和源泉。民族精神又是民族文化的主脉和风骨,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核与精华。孝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原发性、综合性...
德川幕府“孝”的思想研究(一)          2007/12/19
内容提要“孝”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影响不仅在中国社会,而且还和中国文化一起传入日本。在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大量吸收宋明理学,形成了学习引进中国儒学的第二个高潮,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儒学,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本文认为,研究德川幕府时代的意识形态,“孝”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孝”在日本历史上曾经为统治阶级大力提倡,并且以法律手段推行“孝”。在“孝”的问题上,日本不...
孝的当代价值(一)          2007/12/18
内容提要:孝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要爱护自己,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同时要劝父母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样才能保持家庭和睦,并推广出去,维护社会和谐。这对于现在青年思想不平衡,自杀,不孝行为,都有纠正的作用。甚至对于贪官污吏,也有劝告的作用。  关键词:孝不孝现实问题当代价值和睦家庭和谐社会  我们要讨论孝的当代价值,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有用。所谓有用,就要了解它对于当代社会的哪些问题的解决,可...
孝的当代价值(二)          2007/12/18
《报刊文摘》2005年2月28日《毕业不就业,“傍老族”引起关注》,摘自《市场报》2005年2月22日:毕业生主动不就业的人群悄然增多。他们不仅没有参加工作的意愿,而且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这些人被称为“傍老族”。  《报刊文摘》2005年3月11日《一个硕士生“变异”的警示》,摘自《现代青年》2005年第二期刊登邹庭梅的文章,记述一个硕士生“变异”的过程。这个硕士毕业生在家庭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不能养...
孝的当代价值(三)          2007/12/18
(五)推己及人  孝子到社会上还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孝要求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在社会上,要推行仁爱的原则,为社会作贡献。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篇》)孝子,不好犯上作乱,为和谐社会作榜样。孔子另一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同上)这都说明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从...
孝经     孝经       2007/12/7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
“孝”与当代“孝育”(二)       孝育       2007/12/6
1年底月)上海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前礼务村,有位张姓83岁的老人逝世,他两个儿子争吵打架不给老人火化。11天过去了,老二一家没有再露面,老人的尸体在房间里停了11天。  看了以上诸件,令人发指!可气,可恨,可怜,又可悲。这些无情、无义、灭绝人性的不孝的逆子,真是丧尽天良!尽管以上不孝事例终归是少数,但它使人们看到了孝道建设的迫切性。            “孝”与公民道德建设  孝,作为一种基础道德,...
本报嘉祥9月25日讯(记者张宏磊吕华远)25日,我省首届十大孝星评选暨颁奖典礼在嘉祥县举行,1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孝子孝女”身披绶带,在鲜花和掌声中捧起奖杯和证书。此次评出的“十大孝星”中,有捐肾救母被央视评为“2004感动中国人物”的孝子田世国,有捐资200多万元救助贫困老人的优秀企业家李新民,有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患病双亲的曾子后裔曾昭廷。荣膺殊荣的还有:高密市老龄办主...
传统孝观念与当代民主政治           2007/8/15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成了“封建”、“落后”、“阻碍历史发展”等否定意义的词汇。传统孝观念被认为是“顺”的代名词,是制造和滋润专制的基础和土壤,所以传统孝观念也被看成是中国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大文化心理障碍。传统孝观念是否是培养顺民的罪魁祸首、是否不能与现代民主政治不能相融呢?  一、传统孝观念的精神实质是爱,其拓展为博爱天下。这正是孝之价值所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