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经济学 末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0.216 秒)
姓名:周末(系副主任) 专业:实证产业组织、竞争策略与政府管制 系别: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系 职称:副教授 教育背景: 2003年9月-2007年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7年9月-2009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9年9月-2010年12月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联合培养项目; 2009年9月-2012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世纪40年代末,法国七月王朝面临挑战,政界充斥着政治斗争,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经济危机和后来的萧条使各行各业遭到重创,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舆论界爆发了针对贸易原则的激烈论战。这场论战并非纯粹针对经济的辩论,而是大革命以来难以弥合的政治裂痕在经济层面的投射:支持1793年宪法的激进派与对1789年原则有好感的温和共和派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整个19世纪上半叶,法国自由主...
芬兰工程院和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江苏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江苏友谊奖获得者,东南大学太阳能技术研究中心首席顾问、东南大学储能联合研究中心首席顾问PeterLund教授,就欧洲能源转型问题,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在19世纪末列强争夺中国势力范围的竞争中,英国和俄国是两个最有影响的国家,并且彼此视对方为主要威胁和竞争对手。为了缓和矛盾与冲突,1898年8月,英、俄两国就山海关外铁路问题举行谈判。经过8个多月的交涉,英、俄双方于1899年4月28日达成有关铁路让与权的协定,意味着英俄两国互相承认长江流域和长城以北地区分别为英国和俄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政府内部一致认为英俄协定将会严重损害法国的利益,特别是在英国享...
谈清末民初云南会计演变     清末民初  云南  会计史  簿记  演变       2018/5/2
清末民初时期是云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和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云南会计的大发展时期。鉴于云南作为内陆门户的特殊地位,研究其会计演变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清末民初时期为切入点,主要从“完善账簿制度”“改良中式簿记”“银行簿记发展”三个方面展示了这一时期云南会计的主要演变过程。研究贡献在于,揭示了云南会计演变中的鲜明特点,丰富了我国区域性会计发展史的研究文献,同时通过传承和弘扬云南地区会计历...
2018年1月13日、14日,2018中国制造论坛将在广东佛山召开。论坛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总商会与《财经》杂志、《财经》智库联手举办。届时将云集国内外众多大咖,并发布“中国制造2025——佛山样本”。
不论在传统手工环境下,还是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年末结账都是财务部门最复杂,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工作。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应做好结账前的准备工作,可按照核对凭证、核对账实、核对税务、结平账套、结账复核的步骤逐步进行年末结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6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国际财务管理与会计方向(全日制周末班)研究生招生简章。
在清末立宪运动中,围绕着财政体制的再造,清中央政府旨在高度集权,地方政府意在固化地方财权,而立宪派大力彰扬国民财政权。在复杂的三方博弈中,立宪派所预期的现代财政体制并未出现,但是立宪派首次将民主、法治和自治等理念引入财政领域,大力彰扬国民的财政参与权、自主权和监督权,催生了财政民主主义的中国萌芽。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思想史(古近代)课件第六章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清朝前期至中期)经济思想。
2011年9月24日上午,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的陪同下,现场调研了北京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北航党委书记胡凌云、副校长王建中等校领导全程陪同调研。
1991年,美国经济走出低谷,持续稳定地增长了近10年。美国《商业周刊》在1996年12月30日发表了一组文章,提出新经济的概念。一般认为,新经济的含义涵盖三个方面: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新经济的到来,给现行会计带来全新挑战。一个显著特点是软资产日益重要。软资产是相对传统的有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工业产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和人力...
18世纪末~20世纪中叶苗族向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的迁徙既有政治原因, 也有经济原因。就政治原因而言, 主要是苗族卷入其中的乾嘉起事、“咸同变乱” 引发了苗族的大规模迁徙。就经济原因而言, 一方面, 刀耕火种的游耕农业使得相当一部分苗族人口长期处于向西南迁徙的状态, 以不断寻找新的可耕地; 另一方面, 玉米的引进和推广使得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尚未开垦的广大山区半山区成为可耕地, 不断吸引着大量苗族...
中国近代最大的钢铁厂为何定址于汉阳大别山下?决策者张之洞当时的说法(主要着眼于督察管理)一直为一般学者所接受。本文认为,张氏的说法受特定政治环境的影响,并未透露其主要动机。张之洞放弃在大冶设厂之主要原因,乃是由于同李鸿章、盛宣怀矛盾激化的结果。后又受武汉地区社会文化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遂将铁厂设于汉阳大别山下。汉阳铁厂之布局,是当时特定的人文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传统政治因素的影响尤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