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政治制度 行政学 国际政治学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政治学 《论中国》相关记录59条 . 查询时间(0.274 秒)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2004年第3期[文摘]:中国古代王朝的国家监察制度,具有监察系统的独立性与垂直领导性;监察官吏的任职官小、权大、赏厚、罚重;监察权与检察权分离;监察系统内部实行互察制度,外部又被其他中央机构监察;固定监察与巡视监察相结合;建立谏官系统,实行对最高统治者的监督等若干特点。这是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封建制度的条件下的权力制衡制度。其设计的得当与运用的有效性,使官吏的腐败速度与...
文章来源《文史哲》 2004年第1期[文摘]:实现有效的治理,使之成为现代中国理想的政治模式,必须坚持协商主义、合作主义、妥协主义原则,建设民主政治,奠定有效治理的社会政治心理基础。在此社会政治心理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政治制度,从而实现国家与社会的有效治理。在协商主义的基本原则下形成的有效的治理运作程序,与有效的治理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架构一起,共同决定有效治理的最终形态。在合作主义的框架下,...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          2007/8/3
文章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文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是目标、方向和途径、动力的统一;是在迎接人口、资源、环境的挑战中向前进的;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在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共处中向前发展的;体现了大胆探索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河南...
论中国改革的文化史意义          2007/8/3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文摘]: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技术及物资生活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而改革开放在精神文化领域造成的变化甚至更加深刻、更加意义深远。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仅仅20几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已经超过了过去千百年变化的总和。这种变化既有正面的意义,也有负面的意义,但总的来说,积极意义远远大于消极意义。从文明史、文化史的...
文章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年第2期[文摘]:建构一个有效的政治市场,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固有之义,关系到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成败,中国最高决策层有意识地选择上下互动的民主政治发展路径,这同苏东原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有别,但这条路径选择并没有消除民主政治发展战略中基层民主优先和宪政民主滞后的矛盾。当务之急是在民主政治实践中高度注重宪政民主与基层民主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
论中国体制改革的逻辑          2007/8/3
文章来源《新视野》 2002年03期与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不同,中国的行政改革是行政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包含着一定的政治 目标。但是,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来说,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又只是一项准备性的工作,它不能替代政治体制的改革。根据中国改革的逻辑,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将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起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走向民主的历程,其基本内容是权力结构的调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
文章来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文摘]:政府主导改革,国有企业推动经济发展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主题。改革初期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忽视了培育自主性市场主体和市民社会,体制内的改革使国家依然垄断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但是,农村改革的制度创新,不仅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最基层的农村实现了重构,而且使私营经济在改革体制的外部顺势而生。私营经济的发展反...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 2002年11期政府职能社会化是当代政府职能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职能社会化大体上呈现四个基本趋向 ,即政府职能市场化趋向 ,增强公民自主性的趋向 ,拓展社会组织自治空间的趋向 ,强化和优化社会管理职能的趋向。政府职能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与社会应当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并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这样...
文章来源《政法论丛》 2003年04期现代政治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本文认为,政治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包括理性的政治意识文明、静态的政治制度文明和动态的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应当实行党内政治文明、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法治文明的三者统一。 作者单位: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济南250014.
文章来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06期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首先要求政治文明建设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必须注重自身的文明建设,即自身的执政文明建设。深入研究和积极探讨执政文明建设的对策问题,在理论上是篇大文章,实践中是个大课题。 作者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论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           2007/8/3
文章来源《江汉论坛》 2003年11期 【摘要】 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国近年来危机事件频发,中国政府尤其要重视危机管理。政府要确立开明、开放的理念,学习国外政府组织的经验,建立科学的危机预警、管理机制,应对危机事件。 【作者】 陈建华. 何志武.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武汉430077 . 武汉430077.
文章来源《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摘要】 建立民主、高效、法治、国际化的有限政府,是目前各国行政改革追求的目标。抛开政府机构改革本身,从行政文化的层面分析,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官本位意识在行政文化中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如何克服官本位意识的负面作用,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是建立有限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阮凤平(1966 ~),男,云南永胜人,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探索》杂志...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1997年第01期[文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如何组织农民,使农民掌握自己的命运,当家作主,建设新的生活,是每一个关注中国农民问题的人应当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本文就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容及实施以来的效果作一论述,以便与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从而使村民自治制度在中国农村这块沃土上继续发展,继续壮大。
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          2007/8/3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1996年第01期[文摘]: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转型时期。这种社会转型的生动实践愈益深刻地昭示着这样一种发展的内在要求,即市场经济启动的社会转型,不仅包括经济体制转轨,实现经济增长这个根本任务,而且内蕴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这一历史性任务;社会转型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是经济上的日益富有,而且是政治、文化上的高度民主和文明。本文主...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1999年第02期[文摘]:本文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系统考察和分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五大机制,即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机制,排斥异端邪说的强抑制机制,以注经为主线的损益机制,以吏为师的政治教化机制,以儒家为中心的儒道佛互补机制。本文认为,正是凭借着这套政治社会化机制,它得以传播、弥散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连绵不息地传延下去,逐渐凝结、沉积为稳定、持久、牢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