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 发展经济学 生产力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经济史其他学科 国民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物资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财政学 税务管理学 货币银行学 保险学 国防经济学 经济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理论经济学 城镇化相关记录109条 . 查询时间(0.244 秒)
城镇化效率问题探因     城镇化  效率问题  探因       2013/6/24
最近几年,中国的城镇化或者说城市化在加速,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目前,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但是和中国的整个经济发展一样,城镇化也存在着一个效率低下的问题:一方面,城市建设浪费的资源太多,城镇化的代价太高;另一方面,建成的城市结构不合理,运营效率低下,降低了城市工商业的竞争力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中国的城镇化主要面临三个问题,首先是生产、就业、消费和居住的不一致;其次是城市居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不一致;第三是土地和人口城镇化速度不一致。现时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将有三个特征,首先是人口流动发生逆转;其次是土地扩张速度将放缓;最后是资金相对稀缺和流动方向发生变化。
我国到目前为止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粗放和低水平扩张状态。城镇化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滞后的主要原因是长远规划缺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滞后。
第十二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10月中下旬在安徽蚌埠召开(具体时间以三号通知为准)。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2013年经济工作时,再次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由此可见,推进新型城镇化已...
以省区为基本单元,借鉴欧向军等人提出的四维分析视角,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结合面板数据分析、时序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加以考察。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市场力、行政力以及内源力作用较强,而外向力作用较弱,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内生性特点。时序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动力机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趋势性,虽然金融危机会对动力组成结构产生一定的扰动,但是在长时间尺度上,内源...
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表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土地城镇化率,并以人口城镇化率为基础结合城乡用地水平构建了其理想值,借助Logistic城镇化过程模型分析了土地与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以湖北省为例进行理论验证,根据理想值对各区县进行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合理性评价,并从社会经济和地理空间两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比重、人口城镇化率和地形条件是土...
12月12日15:00,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教授于明德主楼830黄达-蒙代尔讲堂发表题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张杰教授主持。
目前,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这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本文在阐述我国西部城镇化进程中资金需求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金融支持我国西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非本地化资本空间效应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解释。着眼于传统空间扩张受限情形,阐述非本地化资本空间集聚效应是如何释放、巩固与放大。研究表明,现代区位具有契合非本地化资本空间集聚效应的结构安排,改革开放作为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支撑,通过制度改革创新,加速了资本自由流动的演化,以丰富实践经验印证了非本地化资本空间集聚效应是集约型城镇化有效的路径。
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个有别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制度安排,逐步将农民工平稳地纳入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摘要:城镇农民工是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产生和发展壮大的群体,是生活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具有流动性强、非正规就业多、自我保护能力差等特点。怎样将农民工平稳地纳入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10年1月25日,在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民营企业财富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民营企业想要抓住机遇,在下一个阶段高增长,投资要投到两大领域。一个是城镇化和由此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第二大领域是自主创新,就是新兴产业。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原为“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10月。2002年12月正式独立,为校级独立实体性研究机构,设有专职编制,资料、经费独立运行。2004年12月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城市是经济和文化双重发展的产物。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就我国西部地区要建设什么样的城镇,提出了西部小城镇建设应坚持的价值取向,目前所必须重点研究的中心和焦点,即:坚持以人为本,适宜人居的建镇理念,结合•各自的总体特征、人文景观、历史背景、传统习俗和自然风貌,制定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合理规划。避免千城一面、贪大攀比的弊端。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