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毛泽东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运动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马克思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记录65条 . 查询时间(0.172 秒)
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创新群众工作,要实现群众工作的观念创新、制度、机制创新和能力创新。
文章来源《重庆行政》 2005年 04期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我们党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民主孜孜不倦的追求,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同志今年二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同志把民主与和谐的关系论述得...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5年第4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系统地、自觉地科学合理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体系,提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合理解释,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方向;并凝聚社会力量和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5年第2期本文为2005年中国政治学会综述。 作者:韩旭、张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文章来源《历史研究》2007年1期 唯物史观是指导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史学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正是通过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同时,全会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坚持马克恩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以社会主...
文章来源《探索》 2005年 04期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研究与讨论,提出了各自的精辟见解,本文试图将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做一归纳和梳理,以期有助于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长春;
文章来源《黑河学刊》 2005年 05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它标志着国家发展价值取向以及政府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的变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必须进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使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管理方式和社会管理工作机制发生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文章来源《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 03期正如社会主义本身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也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必然受到发展、稳定以及法治等方面不和谐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各地应该立足于实际,不能盲目攀比,脚踏实地地正视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7年第1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目标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它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传统的“和”文化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智慧,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丰富、升华了传统的“和”文化。“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至今仍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依据国内外具体实际,审时度势,在社会主义核心...
以人为本是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过程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取向,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是全体人民群众;表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从哲学角度,探索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6个相关问题:(1)和谐与矛盾;(2)和谐社会社会基本矛盾;(3)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4)和谐社会与人民内部矛盾;(5)和谐社会与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关系;(6)和谐社会与多元文化。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6年第二期新社会阶层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新兴社会现象,一方面,它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新社会阶层虽然存在消极因素,但总体上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群体,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力量、支持改革开放政策的力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以及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因此,应积极引领新社会阶层发挥和谐功能,共同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6年第一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其中,民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又是实现其它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民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烟台市,2640...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6年第一期本文阐述了国家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对国家能力建设的新要求以及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国家能力建设的基本策略。认为国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的、关键的政治主体和主导力量,国家能力是战略性政治资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国家承担主要责任,发挥主导作用,迫切要求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强...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5年第3期[文摘]: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深化。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之间必然是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双向建构的。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价值基础、政治制度基础和政治文化基础,和谐社会以及建构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又为政治文明提供了新的生态基础。 作者:王宗礼,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兰州市,73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