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中国经济史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中国经济史 经济史相关记录156条 . 查询时间(0.308 秒)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就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问题。中国近代社会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开始,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社会经济关系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三个大的阶段。     一、第一阶段(一八四○——一八九四年)   这是中国社会由封建制度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转化的阶段。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在清王朝统治下的封建社会。在...
拙作《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在本刊发表以后,得到了王方中等13位学者的热心评论。各种不同的意见,对我都是有益的。我都怀着感谢的心情认真加以考虑。通过自己的反复思考。觉得在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上,还应该明确一下自己的意见。 这个问题,事实上在我脑中盘桓了近30年。这一思想的最初萌芽,是受到老一辈经济史学家严中平同志的启发。60年代初。当他主持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集体编写时,严中平同志就在编写组...
英国学者克兰封(J.H.Clapham)曾经论及经济史在方法论上的独特性,基本上是依其对数量的兴趣而转移[1]。在处理数量的时候,当然要对数词与量词的用法有彻底的了解。以一个经济史的研究者来说,我发现中国文献上数词与量词的用法有一些地方需要事先留意。其中所牵涉到的原则,也许看来相当平常,而且或许并不只限于中文文献。覆辙不断地重蹈,而新坑又不断地出现,显示这些该注意的地方无论如何是值得重视的。 ...
载《锱铢编》 漆侠先生所撰《宋代经济史》上、下两册,共计九十三万五千字,已先后问世了。此文并非是纯粹意义上的书评,它不得不兼及漆侠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道德。也附带说一些自己一直想说,而未形诸白纸黑字的话。 为着讨论《宋代经济史》的成就,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经济史和宋史的研究史。谈到经济史,中国古史中《史记·平准书》和《汉书·食货志》,作为经济史之专篇,实为世界史学史之首创。中国古代经济史...
为《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10周年写稿还好象是不久前发生的事,却又在庆贺它创刊20周年了。这10年,是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10年前相比,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状况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是队伍的变化。在这10年中,老一辈的专家学者纷纷退休,有的已作古,中年学者则挑起了大梁。搞大兵团作战的条件越来越差,原因是绝大...
编者按: 这是吴承明先生论述经济史学研究方法最为详尽的一篇文章,因文章较长,现分三次刊登。文中有些图因条件所限,暂未能显示,请读者谅解。 1986年底,我在中国经济史学会成立大会上作了一个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发言。当时主要是谈个人看法,对各学派治史方法的介绍甚简,“或我所不知而举疑”。[1]④近年来,经济史研究方法又有新的发展,我在为两本经济史著作所写的序中亦曾提及。本篇是...
中国经济史研究前沿扫描     研究  中国经济史       2008/7/30
1 学科发展的历史与主要成就 中国经济史学是一门介乎经济学与历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从创立至今,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果。中国经济史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以前,为学科初创时期。20世纪初,一批接受西方近代史学、经济学的学者创立了中国经济史学。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或者是对某一经济制度的探讨,或者是对某一产业部门或行业的研究,或者是...
早有“史无定法”之说,这当然不是说可任意判断,而是说治史可因对象、条件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我赞成此说。1984年,在意大利的一次中国经济史国际讨论会上,我冉说:“就方法论而言,有新老、学派之分,但很难说有高下、优劣之别。中国讲‘百花齐放’,当包括方法论在内。”本文日的,就是希望我们的中同经济史研究百花争艳。如一事旧不同方法去研究而能得出同一结论,当更可信。方法与目的密切相关。事实上,几乎每种新的研究...
一、衡量经济近代化的制度标准 经济史研究应该采用何种方法最适合,这是无法确证的,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经济史研究的方法应该由研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来决定。本文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经济的近代化为中心对中国经济史进行宏观研究,即对中国历史上经济运行的总趋势,尤其是导致该趋势产生的基本因素进行概要的分析与探讨。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思揭示了制度对于激励创新和降低交易成本从...
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中,常会碰到一些内涵不同、理解各异的提法,很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封建、封建社会。 过去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正宗的、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五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生产方式(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之一。争论在于它在何时开始。“文革”以后,已不再认为五种经济形态是社会发展普遍的必经途径。对于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封建主义...
其他的悖论现象 下面我打算进而广泛地考察一些为以往学术研究掲示的基于实证的悖论现象。我不准备对过去的学术加以全面的转述,而只打算讨论一些特别能说明问题的研究。我的讨论将主要集中于这里所要提倡的研究方向。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许多学者为突破旧模式和寻找新途径所作出的贡献。 一、 分散的自然经济与整合的市场 大洋两岸的学者近年来在运用微观经济学方法探讨中国历史上作了一些努力。过去的研究...
[编者按]黄宗智(philip.C.Huang),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斯坦福1985年版,此书获1986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1350——1988年》(斯坦福1990年版,此书获1992年美国亚洲学会勒文森奖)。两书均有中文版。 本文原载英文版《近现代中国》(Modern China)...
《大分流》的研究风格,不同于我们“政治经济学’色彩浓厚的“社会经济史”,呈现出的是经济史的“经济学化”,且有某种去“社会科学化”的隐喻.彭慕兰关于经济史应该循着经济自身的发展脉络,尊重经济发展自主性的思路,值得重视.但笔者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既有《大分流》说的理论过剩的问题,但也有理论不足和理论偏颇的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割断重视制度分析的百年学术传统.总结数千年中国独特发展的经...
1931年英国著名经济史家托尼向太平洋国际学会提交了他的中国经济史方面的名作《中国之农业与工业》。书中托尼认为,中国的农业是一种“小农经营”,中国没有土地贵族阶级,中国的租佃问题不及金钱借贷问题重要。中国的工业总体上仍处于大工业兴起以前欧洲的状态,中国尚未建立起有组织的工业制度,中国的工业资本主义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一种舶来品。他主张中国应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通过组织合作社以保护小农...
梁方仲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本文通过梁方仲先生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实践,讨论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方法问题。文章着重评述了梁方仲先生关于明代一条鞭法的独到见解以及在一条鞭法研究中运用的社会科学分析方法;也指出梁方仲先生从制度史研究入手,来探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与经济问题的风格,与他在对利用地方文献和民间文献的重视,在方法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文章讨论了梁方仲先生在经济史研究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