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美学 >>> 美学原理 中国美学史 东方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 西方现代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艺术美学 技术美学 美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美学 康德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046 秒)
当代中国生活论美学尝试颠覆以“审美无利害”为核心的康德美学,倡导“感性回归”,恢复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使美学走向“民主”。但生活论美学对“审美无利害”的理解并不符合康德的本意,也使自身陷入矛盾:缺乏审美发生的契机和准入标准,难以确立稳靠的美学研究对象;扼杀审美敏感性,消解审美活动超越世俗的终极关怀意义;缺乏对“新感性”、“生活”本体的明确界定。“审美无利害”理论可以为生活论美学走出困境提供帮助,与...
这次岷山论坛的主题是对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展开讨论,结合美学理论与文艺现实。康德的美学思想,一直被公认为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作为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者,康德的学说一直影响着后世。他所著的《判断力批判》也一直是现代美学思想的经典理论之一。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意图通过一系列逻辑严密、体系严谨的论证,将经验主义的快感与理性主义的“符合目的性”结合,达到二者在美学领域的调和。康德关于审美的...
庄子与康德的美学观最主要的特点是审美的主体性的确立。在共(通)感的预设下,二人都强调审美的无利害性、非概念性、自由性等特点。他们关于审美的论述的惊人的一致性对我们当下美学乃至文艺学等学科的研究有很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康德将女人恭敬称为“美丽的性别”,认为男人与女人各自具有彼此迥异的自身特性,亦即“特殊风格”;性”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横亘男女之间的“存而不论”的敏感话题,但是,康德同样大胆阐述自己对于“性”的基本观点,认为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及婚姻、家庭得以实现的可能契机正是基于“性”的基础之上;婚姻应该成为男女双方更加趋向人格完满的一种契机或者动力,从而提升男人的崇高特性,优化女人的优美特性,夫妻双方通过彼此相...
康德美学中的“形式”是纯形式,通过它康德空前全面地描慕出审美活动的个性。这是康德在美学史上的标志性贡献。在康德的美学中,形式主义与表现主义并非两个矛盾的观念,而是一个融合在一起的悖论。这一悖论启发我们如何去理解审美的功利性及其限度。
创造社主要成员的文学观念与文学理论与康德美学有较深的关系,但以往学界对此有所忽略,从而对一些关键性的命题产生误读的现象。创造社“自我表现”中的“自我”趋近于《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经验表象经悟性统一的“客观”或“对象意识”,包含有主客体双项内涵;文学“无用而有大用”源自《判断力批判》中“美的理想”的二律背反的正反命题,两者虽是矛盾,却可合题。这两个观点的提出,也标志着“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萌生与...
本文分两个层次论述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审美判断(或鉴赏判断)与目的论的关系似乎是个不解之谜,而实际上,审美判断力是整个目的论中惟一的先天原则,目的论判断力则是从中引申出来的一个观点,两者都属于目的论,但有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的层次之分;另一方面,审美判断力作为目的论中的最深层次,又构成整个康德哲学体系的“入门”,不但是自然形而上学的入门,而且是道德形而上学的入门,...
创造社与康德美学      康德美学  创造社       2007/8/29
摘要:创造社主要成员的文学观念与文学理论与康德美学有较深的关系,但以往学界对此有所忽略,从而对一些关键性的命题产生误读的现象。创造社“自我表现”中的“自我”趋近于《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经验表象经悟性统一的“客观”或“对象意识”,包含有主客体双项内涵;文学“无用而有大用”源自《判断力批判》中“美的理想”的二律背反的正反命题,两者虽是矛盾,却可合题。这两个观点的提出,也标志着“现...
康德美学并非形式主义      康德美学  形式主义       2007/8/29
美的分析-纯粹美——“形式主义”的口实 定性康德为形式主义的最重要口实来自鉴赏判断的第三个要点,即从关系看,“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在它不具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时。”也就是无目的的目的性。无目的,指的是没有实质性的主客观目的。鉴赏判断既不是以自然产品的客观目的为依据,也不以鉴赏者主观的现实目的为根据。鉴赏判断决不能涉及客体的存在的质料和内在属性,仅仅与一...
康德先验形式美学(上)      康德       2007/8/29
康德的“形式哲学”及其“先验形式”——先验感性形式与想象力——先验知性形式与判断力——美与崇高:形式与无形式——审美形式的纯粹性与目的性——审美的价值形态 康德的“形式哲学”及其“先验形式”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现代西方形式美学的奠基人。这是因为,康德的哲学实际上就是关于形式的哲学,他的美学因而也是关于形式的美学。康德作为西方哲学和美学发展历史上的枢纽,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他的出现...
康德虽然认为其它形式的幻象是有害的,却对艺术“游戏的幻象”情有独钟。在他看来,这种游戏幻象不同于会误导人现实认知的视觉或直觉幻象,也不同于把超感官物体的符号性表达错认为物自身的宗教幻象,而是可以直观自然、人性之真的审美幻象。这种审美幻象是人为的,是艺术家为追求愉悦而创造出来的,但却揭示了人性的诸种可能性,形象地表达了艺术家关于真理的意见。
康德认为审美可以沟通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把人引向“最高的善”。这思想脱胎于基督教,是经由舍夫兹博里和哈奇生的美德伦理被康德吸取到他美学之中的;而另一方面,康德又通过对“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的深入阐发,把审美引向美德伦理和新教伦理,以求在这个神圣的东西遍遭亵渎、日趋消解的时代,使个人的精神生活保持一种神圣的感觉,以维持自己生活的圣洁和人格的尊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