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意识形态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061 秒)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青年黑格尔派问题”是有关青年黑格尔派理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成为马克思恩格斯建构唯物史观的中介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真实意图的认识,而且对于深入理解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鼓吹为所谓“普世价值”,巧加包装,在全球广为推销,迷惑了不少人。有人奉西方理论、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有人主张辩证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承认其在一定条件下的合理性、必要性,甚至担心彻底否定和抵制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不利于中西文化交流。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容易引起思想混乱,颇有澄清的必要。
作为史学编年体体例,研究史是对历史过程中研究的研究。研究史的史学性质定位,决定了研究史学科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学术性和政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研究史对史学学科的对象定位,决定了研究史研究的史学方法;研究史对史学研究目的的定位,决定了研究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史对“史”本身的超越,决定了研究史研究的历史哲学层面的创新。将研究史这种史学编年体体例应用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揭示了其在...
大多数读者看到这个标题,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错位感:马克思如何与拉康扯到一起,并且发明了一个叫做“症候”的概念?其实,这就是目前在欧美激进学界后马克思思潮中的当红学者齐泽克(Slavoj Zizek)常常使用的一种理论绝招:不可能性中的可能。我们知道,症候是拉康晚年重新标榜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症候中,人没有原生的本质,人就是在对他者的一系列误认中呈现出来的败坏了的症候。在被缝合起来的症候的背后,并没有...
在20世纪末“意识形态终结论”、“马克思主义终结论”叫嚣的西方学术界,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意识形态”概念中注入了阶级关系、权力结构以及话语理论等内涵,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发展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文学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用生产的观念连接了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复杂关系,有力证明了基础/上层建筑理论的正确性。他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怀疑,有力阐明了意识形态理论是人类解放工程...
发达的单向度社会改变了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关系。它的合理性具有幻想的和不健全的意义,与此相对照,不合理的王国却成了真正合理的家园,即那些可以“增进生活艺术”的观念的家园。如果现存社会掌握着所有正常的传播手段,根据社会的要求使这些手段有效或无效,那么,同社会要求相异化的价值,也许所具有的唯一传播媒介就是反常的虚构。美学的向度仍然保持着一种表达的自由,这种自由使作家和艺术家能够直率地表现人和万物,即说出...
分析哲学效命于残缺不全的思想和语言的现实,这最明显地表现在它对待一般概念的作法上。我们前面提到过一般概念的问题,那是当作哲学概念的内在历史特点和超越性的一般特点的一部分来提的。一般概念的地位问题,远远不单是一个认识论的抽象问题或一个关于语言及其用途的虚假的具体问题,而是哲学思想的根本核心。因为对待一般概念的作法显示了思想文化上的一种哲学立场——它的历史功能。当代分析哲学要祓除象心灵、意识、意志、灵...
把精神操作同社会现实中的操作协调起来而重新界说思维,其目的在于治疗。当思维被纠正,不再超越一个要么是纯公理的(逻辑、数学),要么同现存言论和行为领域共存的概念框架时,思维便和现实处于同一个水平。因此,语言分析要求治愈思维和言论,使其免遭混乱的形而上学概念侵袭,免遭不怎么成熟不怎么科学的过去的“幽灵”侵袭,因为尽管这些幽灵不言不语,也仍然在纠缠着心灵。哲学分析的重点是它的治疗功能,即纠正思维和言语上...
在社会现实中,不管有什么变化,人对人的统治都是把前技术的理性与技术的理性联结起来的历史连续体。然而,提出并从事对自然进行技术改造的社会,逐渐用对“万物客观秩序”(对经济规律、市场等等)的依附取代了人身依附(奴隶对主人的依附,农奴对庄园主的依附,庄园主对采邑授与者的依附等等),从而改变了这种统治的基础。诚然,“万物的客观秩序”本身是统治的结果,但是,现在的统治也确实产生了一种更高的合理性——社会在维...
“……现存的不可能是真实的”。对我们训练有素的耳朵和眼睛来说,这个陈述既是轻率无礼的,也是滑稽可笑的,或者象另一句似乎相反的陈述“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一样令人憎厌。然而,在西方思想传统上,这两个陈述都以挑衅的简略公式,显示了一种作为自身逻辑指南的理性观念。而且,二者都表达了同样的概念,即现实的对抗性结构,以及力图理解现实思想的对抗性结构。应该理解、改造甚至颠覆我们发现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直接经验...
我们已经讨论了发达工业社会的政治一体化,这个成就之所以可能,靠的是不断增长的技术生产力和不断扩大的对人和自然的征服。现在我们转来看看文化领域中相应的一体化。在本章,我们将用一些关键的概念和文学形象及其命运,来解释技术合理性的进步正在怎样肃清“高级文化”中的敌对性和越轨性因素。实际上,这些因素屈从了当代社会发达地区盛行的贬黜过程。
核灾难能够毁灭人类,但这种核灾难的威胁不是也有助于保护那些使这种危险长期存在下去的力量吗?种种力图防止核灾难的努力,掩盖了对当代工业社会中核灾难的潜在原因的研究。由于这些原因比起其它非常明显的外部威胁——东方对西方的威胁,西方对东方的威胁——来只居第二位,民众便未能识别、揭露和抨击这些原因。同样明显的是,需要进行准备,需要在边缘上生活,需要迎接挑战。我们屈从于和平地制造破坏手段、登峰造极地浪费,屈...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目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式分工的批判和合理分工形式的阐述;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的人类解放的探索;对以往共同体形式的批判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以及对以往的解放运动的批判和共产主义解放运动的号召,说明了人类解放道路何以可能和如何展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