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中国通史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通史 中国历史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469 秒)
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月3日,主要职责是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
2023年12月20日,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大会暨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联席会议2023年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联席会议制度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牵头建立,首都师范大学是首批成员单位。在成员单位的协同努力下,已经成为全国史学界共同谋划、共同促进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工作平台和交流平台。2019年1月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工程,推出一批高质量成果。
近日,以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翔院长为主任委员的评奖委员会正式公布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结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荣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优秀史学刊物奖。这个国家级奖项的获得,是该刊创刊四十余年来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2023年10月20日,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工作办公室公布了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结果,历史文化学院马新教授的专著《中国古代村落形态研究》荣获优秀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国产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走红银幕。那些伟大的盛唐诗人和他们留给后世的瑰丽诗篇穿越千年,透过大银幕与观众相遇,便立刻唤起国人的文化基因,以至于每间放映厅都变成唐诗集体朗诵现场。《长安三万里》的“爆火”,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鲜活例证。
日前,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发布“2022年度中国历史学十篇优秀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文明教授刊发在《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的论文《“大清帝国”概念流变的考察》入选。
为反映中国历史学研究前沿,构建权威、科学、公正的历史学评价体系,引领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自2020年开始推出年度报告《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旨在梳理研究进展、盘点研究热点、评选优秀论著。通过专家推荐、大数据采集、课题组筛选、问卷调查、专家审定等程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评选出2022年度中国历史学十大研究热点、五部优秀著作和十篇优秀论文。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2017年创刊并出版第一辑。本刊着重关注大数据历史相关研究,不仅收录量化历史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结合我校大数据历史专业优势,每年诚邀十余名海内外在该领域素有专长的资深教授、新锐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和演讲,并收录其中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演讲稿等。本刊以将《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系列专辑打造成一个...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近日出版《趣读中国历史故事》绘本。书中包含2000多个知识点,搭配可爱的图画和有趣的对白,展示历史中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发展年代为经,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为纬,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再现精彩的历史瞬间。孩子们在每一个或激昂奋进或凄婉悲壮的场景中,走近古人,走向过去,思考民族智慧,沉淀民族精神,感受历史浮沉。
为进一步学习习总书记有关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推进史学工作者对史学研究使命与担当的认识,2022年8月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史学集刊》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合办的“新时代中国历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学术研讨会以线下+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召开。本次研讨会参会学者共五十余人,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时代中国历史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65周年暨《史林》创刊35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1月19日在上海社科院举行。与会的上海学者在线下参会,来自北京、广东、江苏、辽宁、吉林、四川、河南、陕西等省市的学者在线上参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具有优秀传统的中国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为我们走向未来...
2019年9月24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学术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主持会议。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戴逸,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郑师渠,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
中国历史研究的主体性表现在研究者站在怎样的立场上、研究谁的、为谁而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历史研究者的立场主要有“国家”立场、“世界”立场以及“人”的立场三种。中国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其一,中国文明的形成、发展与特质;其二,多元、统一的中国之形成与发展;其三,中国的现代转型。中国历史研究者须“进入”并立足于现实的与学术的“中国田野”,去开展中国历史研究;亦应充分使用多样、多元的历史资料,梳理多样、...
日前,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结果公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物馆馆长刘毅的著作《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陵墓》荣获三等奖。《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陵墓》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专史系列的一个分卷。据校外专家评价,该书以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的考古材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等其他不同性质的资料,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商至清代帝王陵墓的基本面貌和制度特点,微观入手,详细剖析了不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