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西方哲学史 >>> 古西腊罗马哲学 中世纪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17、18世纪欧洲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俄国哲学 西方哲学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西方哲学史 中国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1.183 秒)
罗素眼中的中国文化     罗素  中国文化  哲学       2017/8/23
伯特兰·罗素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在其近百年的漫长人生中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于1920年10月至1921年7月间来中国讲学九个月,回国半年后以自己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写成了《中国问题》[①] (The Problem of China)一书。罗素在该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中国中国文化的看法。虽然此书的十五章内容中多数都是围绕当时的时政问题,但是除了这一部分内容之外[②],书中有关中国的文...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史课件第三章 先秦儒家哲学。
李河,男,1958年8月出生,研究员兼《世界哲学》编辑部主编,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现在职务: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研究员、《世界哲学》(原《哲学译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中心(院级)兼职研究员、北京哲学学会理事、《文化蓝皮书——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编委、《文化蓝皮书——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编委。
聂敏里,1971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为《纯化知识——亚里士多德知识学说研究》。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获得教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现在学术专业职称为副教授。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前苏格拉底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研究方面有专门造诣,开设有多门研究生专业课程,并长期教授研究生古希腊语。
马琳副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1970年生于云南省盐津县,1991年获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北京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研究生毕业,1998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奖学金赴该校留学,曾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后在该校任研究员职位。英文著作《海德格尔关于东西方对话之思:期待事件的发生》于2008年由国际著名出版社罗德里奇 (Routledge)出版。曾赴奥地利、德国、丹麦、英国、美...
在欧洲近代思想界关于儒学与基督教是否具有通融性的争论中,莱布尼茨是持肯定性观点的少数派的代表。在《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中莱布尼茨对于儒学中的“理”、“鬼神”和灵魂观做出了别具一格的解释,深刻的洞见与明显的误解并存。为当今的中西文化的互相理解和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源远流长的中西文化交流,在十六十七世纪之交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这是由于葡萄牙商人打开了从印度前来中国的海上航路,中西交通较前方便多了。接着,大批基督教传教士涌来中国,据统计,到1780年为止,仅耶稣会一个教派派遣的神父和一般传教士就达456名之多。他们大都学识渊博。为了取得明清朝廷和士大夫阶级的信赖,他们在宣传耶稣基督的教义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向人们介绍西方的近代科学文化,象意大利人利玛窦、闵明...
导论 在本文第一节,我略论了美学史中的崇高 Erhabene (sublime) 概念,厘清它在康德及其以前的三层义,并探讨它在当代在海德格及后海德格思想中的争议之大概。在第二节中,我论述了康德美学中的崇高Erhabene (sublime)。虽然李欧塔对崇高美学做出精采阐释,批判康德以前的崇高美学,也对于海德格的相关论述在当代艺术中的关连性,论述甚精。但是,笔者认为,康德的崇高美学固然一方面是...
几天来利科哲学遗产意义的问题不时涌塞心间,实须再写若干长文来续陈未尽之意。这些待写的文章将是从各种不同角度、针对各种不同对象及其观点而作;首先是针对西方主流观点。这将涉及当今世界“哲学”究为何物这样的根本问题,对此十年来我不时须反复质询于西方哲学主流。笔者明天即将远行。在我为芬兰“符号学全球化”大会准备的论文中,中心的议题即为哲学和符号学的关系。讨论中我必引利科哲学为例(对我来说解释学和符号学是密...
哈贝马斯谈中国新左派      哈贝马斯       2007/8/29
哈贝马斯是当代举世公认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是"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近年来,法兰克福学派和哈贝马斯对当代中国思想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哈贝马斯前段时间的访华活动当然引起了国内思想界的高度重视,甚至造成了不小的"轰动"。但他 对中国思想界的一些看法,更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方为真正的重视。 2001年4月21日晚6点至1...
张志伟,北京人,1956年生,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宗教学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近代西方哲学、德国哲学。曾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主要著作有《康德的道德世界观》、《生与死》,主编《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问题研究》、《西方哲学史》等。
冯俊,男,1958年1月生,湖北省英山县人,汉族。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学和研究领域:外国哲学,特别是法国哲学和英国哲学。英语精通,法语熟练。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00年哲学所优秀科研成果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