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政治制度 行政学 国际政治学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政治学 中日关系相关记录120条 . 查询时间(0.368 秒)
中日关系“脱困”之见     张进山  中日关系       2008/4/15
中日复交30余年来,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的国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日关系也迎来了新的历史转型期。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双方应集中高度的智慧,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从两国关系的大局和各自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研究确立符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需要的平等务实、合作互利的新型国家间关系。总体较好,问题不少,个论堪忧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在政府和民间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员往...
进入了2005年的中日关系正面临着新的考验。中日之间能否在今天实现睦邻友好,取决于历史问题的正确定位。任何粉饰、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必然给中日关系造成严重破坏。中国不忘战争创伤的目的,在于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而不是向日本复仇。日本试图成为“远东的英国”,做美国在亚洲的最亲密盟友。模仿英国在国际关系上走钢丝,恐怕会落得无路可退。中日关系的总体性倾向是走向一种“非敌非友”的相邻大国关系,或曰“竞争性伙伴...
作者从这样一个论点出发,即中国 “和平崛起”的良好战略理念是否正在得到充分地执行。关于如何有效地实施该战略,有3 个问题横亘其中:中日关系、中国台湾问题及对台政策给“和平崛起”所造成的国际含义,中国在对构建什么样的国际社会这一问题上保持沉默。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上述问题(尤其中日关系的恶化)给美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超级大国地位带来极大的好处。中国所奉行连贯一致的“和平崛起”战略将提高其对大国地位的要求...
东北亚研究中心沈海涛博士新著《中日关系发展的新探索》(日文)于2004年5月由日本侨报社正式出版。
试论当代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 内容提要 针对近年来的“外交新思考”的讨论,作者认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30 年,是1871 年中日直接交涉以来最好的30 年,在当前国际关系背景下,提出联合日本对抗美国是无的放矢,因此“撇开历史”或“搁置历史”不是解决当前中日关系的良策。近几年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如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都是日方引起的,不是中方引起的,为了进一步密切中日关系,...
「法德模式」启发中日关系           2007/11/12
英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即欧洲一体化刚起步阶段,低估了欧洲一体化的趋势,并因此而付出沉重的国家代价。遗憾的是,这一历史经验,国内有关英国外交史的研究著作却很少提到。 欧洲问题学者、希腊著名学者Loukas Tsoukalis教授的《什么样的欧洲》一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舒曼计划(指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主要内容对欧洲整合具有深远影响。它是二战后法国人处理德国问题的一...
中日关系发展的理想模式,是以共同利益和人民意愿为动力,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化互融、民间互尊四个车轮一起转动。巩固基础、创新模式是中日关系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欲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避免停滞甚至倒退,必须不断巩固其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民间基础。
我们期望什么样的中日关系          2007/9/26
大话风云 我们期望什么样的中日关系? □ 沈海涛 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了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东亚各国在感到无比愤慨的同时,也对一部分日本政要和右翼势力顽固坚持错误历史观和政治立场感到失望,中日关系也因此陷入了非常严峻的历史阶段。联想到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领土、海洋资源的合作利用以及争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问题上的“恶邻外交”举动,人们不禁要问,面对这样的日本、这样的中日关...
中日关系目前面临着关系正常化以来最为困难和复杂的局面,正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与日本政治的右倾保守化相比,我们更应该重视和警惕日本“新军国主义”的动向。 对于历史问题的处理,我们应该“有理、有利、有节”,以理性的态度、发展和变化的眼光来考察和发展中日关系。应该习惯竞争与合作、协调与对立并存的国际关系的现实。这也是我们思考中日关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理性对待中日关系困局 合作构建东亚和谐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在国际环境、两国国内条件、双方相互作用方式均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进入两国关系史上第四次重新定位时期。在此次重新定位进程中,中日关系已经历了两次“政冷期”和“恢复期”,有了两次中期成果。此次重新定位的目标有最低、中间、最高三个层次。目前中日关系正处在由最低目标向中间目标过渡的时期。构建“战略互惠关系”,则是这一时期的努力方向。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日关系           2007/8/3
凡熟悉近20年抗日战争史研究发展状况的人,大概都有这样一种体验。那就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抗日战争史的研讨会,无论国内国际,大都较为客观冷静,即使是讨论日本侵华罪行的话题,通常也都较为学术化。然而自90年代末以来,抗日战争史的研讨会日趋明显地出现了情绪化、甚至政治化的苗头。今天,在不少讨论抗日战争问题的学术会议上,常常能够听到斥责日本民族的劣根性的激烈言辞,而这些...
笔谈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2007/8/3
编者按:最近时期,中日关系的现状与走向成为中日两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历史与历史认识对中日关系现状的影响,则更为历史学者关注。如何认识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目前显有不同观点。这种分歧主要是政治观点方面的分歧,但也包含了由于认识历史的视角不同而产生的学理方面的分歧。针对后一种情况,本刊认为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对于推动历史研究,并把这种研究与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是有必要的。作为研究历史的学术刊物,...
中日关系          2007/8/3
*战争罪无诉讼时限 日本必须给偿* 今年中日关系关键词:新时期 新思维* 笔谈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期待日本拿出行动* 历史问题岂可做交易* 逻辑混乱的“新思维”* 当前中日历史问题的基本特征* 中日关系不能回避“历史问题”* “对日关系新思维”质疑──与时殷弘教授商榷*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日关系
自国内有的学者提出的“对日新思维”理念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这种“新思维”与当年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是有损中国的国家利益的。中国在处理对日关系问题上的确需要“新思维”,但应当是以更加理性和现实的态度看待日本的现状和发展。不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外交上,都必须坚决摈弃那种“为了友好就可以放弃其他一切”的思想,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2007年4月18日晚,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戴德铮教授在人文馆主厅举行了专场讲座,结合日前温家宝总理访日的“破冰之旅”讲解了中日关系。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国家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在历史上两国恩恩怨怨,却总是有割不断的关系,因而中日关系也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和一个永久的话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