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专门史 >>> 政治史 思想史 文化史 科技史 社会史 城市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历史地理学 方志学 人物研究 谱牒学 专门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专门史相关记录1116条 . 查询时间(1.825 秒)
2019年底,教育部国际司启动了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的内部评估。此次内部评估共有420个建设单位参与,其中首批培育基地42个,备案中心378个。教育部委托重庆教育评估院设计全面评估系统,重点评估基地保障力、成果生产力和社会影响力,要求各个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提供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经费投入、咨政成果、科研成果、学科发展、政策影响、媒体影响、国际影响等方面的工作报告及支撑材料。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新闻通气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三星堆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朱家可表示,此前通过1、2号“祭祀坑”的发现,建立了三星堆博物馆。这次新发掘了6座“祭祀坑”,将筹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目前已在全球征集方案,57家国内外顶级设计团队参与评比。通过最终评选,今年将正式开工建设新馆,有望在未来...
三星堆遗址考古,一个“正在进行时”的考古发掘项目。2021年20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成都通报了该遗址目前的考古新发现,在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的同时,其新发现的更重大意义在于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模式。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诸子百家文化中,孔子创立的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学,居于中国思想文化主流2000余年,影响深远。儒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如何发展变迁,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最新基于清代乾隆时期《四库全书》文言文本大数据,研究揭秘“仁”和“礼”的历史变迁轨迹发现,从春秋至清朝,“仁”“礼”词频均经历了一次波峰和一次波谷,“仁”的最高点在隋唐,“礼”的最高点在魏晋,两者最低点...
2021年3月19日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长虹应邀至历史文化学院三楼会议室,做题为《从徽州到扬州:画僧石涛的爱与愁》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耿元骊主持。
2021年3月18日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寿成应邀至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学院三楼会议室做题为《从南北朝时期的美术看“东西”文化——山东与关陇》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祁琛云主持。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九条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九条措施”)。“九条措施”包括开展全域文化遗产普查认定公布工作、严格文化遗产先普查后征收制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控、落实省级专家技术审查机制等。“九条措施”要求,在全域范围内开展文化遗产普查,根据普查对象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其他特色价值等认定...
在纸张面世之前,中国人利用竹简与木牍作为书写载体。一枚枚简牍,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有边塞狼烟四起,有驿使马蹄疾驰,有家书堪抵万金……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文字载体,竹木简牍记载了两千多年前古人的书信往来、政治外交、商贸军事以及书法艺术。甘肃简牍既是我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也是古丝绸之路开拓兴盛的实物佐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日前,我校历史学院教授袁广阔在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栏目发表专题论文《考古学视野下的黄河改道与文明变迁》。该文在黄河变迁史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同时还对黄河下游的开发建设提出建议。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是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地质学、社会学等学科广为关注的一个课题。长期以来,学者们都倾向于认为《尚书·禹贡》记载的《禹贡》河和《汉书·地理志》记载...
2021年3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袁广阔教授在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栏目发表专题论文《考古学视野下的黄河改道与文明变迁》。该文在黄河变迁史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同时还对黄河下游的开发建设提出了建议。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是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地质学、社会学等学科广为关注的一个课题。长期以来,学者们都倾向于认为《尚书·禹贡》记载的《禹贡》河和...
2021年3月16日晚,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讲座教授王瑞来应邀为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做题为《“范仲淹”问世及其他 ——文正归宗更名考实》的线上讲座。讲座由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耿元骊主持。
2021年3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特聘教授王立新应邀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做题为《美国崛起后对国际权势的追求及其制约力量》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礼刚主持。
2021年3月10日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日根应邀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做题为《<儒林外史>如何衡人》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耿元骊主持。
郭学信,山东招远人。现为聊城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史、士人知识分子群体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六部,在《文史哲》《孔子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北京大学学报》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摘或复印。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四项,山东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三等奖六项。乐安孙氏家族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至唐代达到兴盛。整...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沿黄河区域文化地带是具有鲜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地域特色的地带,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地带,加强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为推进“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研究”项目,联合包头市文物研究院、鄂尔多斯博物馆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团队,深入开展田野调查等各项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