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中国经济史 >>>
搜索结果: 226-240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经济史相关记录891条 . 查询时间(1.221 秒)
简论西夏经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党项  西夏  经济       2008/2/15
唐末以来,在诸多政治和军事集团的并立与混战中,党项及其政权之所以异军突起,倚靠的不仅是统治集团日益增强的军政实力,更重要的是其控制区域内持续发展的多种类型的经济,这包括兴灵地区的平原农业、银夏地区的山地农牧业、河西走廊地区的绿洲农牧业。发达的交通和贸易正是不同经济区域得以沟通乃至形成对周边地区民族经济辐射的关键因素。
“本轮宏观调控措施的确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过分倚重行政手段”。本周一在上海举行的2004年国发经济形势报告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宏观调控在方法上仍存在缺陷,今后应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防止功亏一篑。
今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粮食供求关系趋紧、部分行业盲目扩张、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明显加快等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国民经济在高速运行的同时,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需求结构更加协调,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3%左右。展望2005年,宏观调控的积极成效将进一步显现,国内外环境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要将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到2005年的经济...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首先要学习、贯彻十六大报告中有关论述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1.改革要改变文化领域行政性配置资源的一统格局   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转轨,指的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最根本的变化是将资源配置方式从行政配置为主转向市场配置为主。新世纪以来,我国宣布...
16世纪以来,在江南市镇有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社会步入经济社会转型期。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近代江南市镇的社会转型并不是同步的,金山朱泾镇虽处于沿海并距上海较近,但社会转型停滞不前,探讨其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近代上海钱庄业具有很高的行业信用,是与其习惯法密不可分的。钱业习惯法主要体现为各种行业规则,加入钱业公会的会员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这些行业规则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扩散,成为公认的规范市场秩序的有机环节。在弱政府的环境下,上海钱业公会是以习惯法进行自我治理的同业组织,体现出一些西方学者所谓“第三方实施机制”的制度特征,可视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典型案例。
中国女经济学者研究与培训项目创始于2002年,现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持。该项目得到了福特基金会的资助。项目旨在帮助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女经济学者提高研究能力,促进女经济学者学术地位的提高,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和性别研究。 • 项目定期为女经济学者提供应用经济学方法的培训,邀请海内外经济学家对培训学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选送部分学员到北大经济研究中心和国外经济院校深造提高,使女经济学者...
严复经济学纪念讲座 介绍          2008/1/18
严复(1853-1921),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是最早系统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化思想并影响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学者之一。初名传初,又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属今福州)人。1866年严复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是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当时的福州船政学堂是国内少数几个教授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之一,毕业后于1877年被派赴英国学习海军,1879年回国。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展望中国2006》简介          2008/1/18
《展望中国2006》是“展望中国”系列丛书《展望中国2004》《展望中国2005》的续篇,“展望中国”系列丛书是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起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经济展望论坛”讨论实录,该论坛于每年岁末年初邀请包括国内知名学者、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在内的20多位专家,举行十场现场对话,全面回顾2005年的经济焦点问题,展望2006年经济和政策走势,就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广...
“自然垄断”不自然          2008/1/18
“自然垄断”成为政府专营的理由,可能是因为这一理论的诸多含义还没有得到确凿的事实检验。本文利用中外邮政垄断的材料,对自然垄断的一个含义——由一家公司来生产整个行业产出比数家公司还要具有成本优势——作一些初步的考察。民信局曾经挑大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不过作者杜甫可没有告诉我们,当时的家书——老百姓的私人信件——是怎样寄递的。古文字里常有“鸿雁传书”之说,莫非那时...
(执笔人:袁为鹏) 一、引言 2006年10月11日至20日,正值金秋时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学学术访问团赴日本东京、京都、大阪等地进行学术访问。 中国经济史访日代表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刘兰兮研究员担任团长,成员包括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叶坦研究员,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副研究员赵学军博士,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副研究员袁为鹏博士。正在东京的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名单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名单 (按姓名笔划排序) 顾问:吴承明 名誉会长:王洛林 经君健 郑学檬 赵德馨 会长:董志凯 副会长:陈支平 沈祖炜 武 力 韩 毅 秘书长:刘兰兮 副秘书长:李 毅 赵学军 封越健 徐建生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 会长:陈支平 副会长:李伯重 黄今言 秘书长:封越...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农业程序与乡村生活的关系。一种作物的技术程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种系统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是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从劳动力需求上看有一个双峰型变化,这种特点对华北农村生活周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但影响了劳动力市场,也影响到畜牧业和营养的周期,近代乡村生活的许多方面也是受这种双峰型劳动力投入曲线影响的结果。
对近代华北乃至全国农业的评价,历来有两种观点,即沉沦观和发展观。沉沦观认为近代中国农业日益衰退,每况愈下。而吴承明和研究近代华北农村的中青年学者则多持发展观。国外学者也持有两种观点:马若孟认为,华北的小农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黄宗智则提出,农场生产力未发生质的改变,说明了农业经济的停滞。 沉沦观的近因源于60年代经济史学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产生到崩溃”的理论模式,远因则来自30年代的农...
摘要:以自己走上科学道路的曲折经历和对李约瑟问题的研究为例,对比分析中西科技体制和学风的差距。认为在学术氛围上,西方科学界鼓励”Critical Thinking”,中国强调实用和模仿,所以原创性的工作在国内难以生长;在科技体制上,中国科技管理的官本位制,以及缺乏独立自主的科学评价体系,是制约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科学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出系统建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