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中国经济史 >>>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经济史相关记录891条 . 查询时间(1.146 秒)
江西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原国立中正大学。60年代以来,在老一辈专家谷霁光、吴士栋、杜德凤等先生的辛勤耕耘下,扶植了一批中青年学者,为研究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4月,黄今言教授任所长,方志远教授、温锐教授任副所长。所内分设中国古代经济史、近现代经济史、区域社会经济史等三个专业组。1994年起招收中国经济史专业研究生。1999年评为江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单位。现拥有...
一、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辉煌的发展成就 “毛泽东不懂经济”几乎成了定论,而被海内外人士所接受,笔者也不愿将毛泽东视之为经济学家并为此进行辩护。作为一位政治家、执政党领袖和国家元首,关键在于在他任内国家的经济等方面是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求全责备,或因一时的经济失误而否定经济的整体成就是不客观的。至于“毛泽东时期经济一团糟”、“毛泽东耽误了中国的发展”等观点,更是轻率和不负责任。 在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吴承明、董志凯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新中国成立最初三年(1949~1952)的经济。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在长期的战争破坏之后,在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和国际封锁的背景下,如何开展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如何选择和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政策方针?如何组织、动员人民重建家园?如何应对突变的严峻国际形势、抗美援朝?所有这一切...
一、问题的提出  五年前,我有感于有关地权分配问题研究的弊病,指出"史学界对该课题的研究多偏重于经济史层面,近年来勃然兴起的社会史研究又较少及农村土地问题,"意在对此问题的研究中建立经济史与社会史方法内在统一的经济社会史方法论体系1。在此方法论基础上,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作为一项区域经济社会史研究,"在研究方法...
简析大隆机器厂的“铁棉联营”          2008/1/15
大隆是中国近代机器制造业中少见的有成绩的大企业。大隆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棉纺织工业的整体发展,更有頼于其“铁棉联营”的经营方针。铁棉联营促进了大隆发展,也提高了相关的棉纺织厂的经营成效。 大隆与棉纺织企业的关系不是孤立的。在近代上海乃至全国,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与否都与棉纺织工业有重要关联,不过大隆做得更好而已。而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又以农村为主要市场,是为农村手工织布业提供原料的。在颇大程度上“机器制...
中国经济学社(Chinese Economic Society)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经济学术团体。这不仅是因为学社存在的时间久远、成员众多,而且社员特别是理事会成员是留学欧美或日本的经济学者、大学教授、声名卓著的金融家和企业家,还有政府中主管财政金融事务的重要官员。中国经济学社除了长年坚持召开年会、进行学术讨论之外,还创办了重要的学术期刊《经济学季刊》,并出版和翻译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因此学社的创立...
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家曾发表了许多篇极重要,而且颇富创意的有关农业租佃制度的理论研究(注:例如下列几篇作品:Forinstance:P.K.Bardhan and T.N.Srinivasan,"Cropsharing Tenancyin Agriculture:A Theorctical andEmpirical Analysis,"AmericanEconomic Review 61 (Ma...
1958年,中國大地上興起了「大躍進」狂瀾,刮起了一陣「共產主義」的旋風。這一年秋,人民公社便如同雨後春筍般地在全國興起。人民公社一成立,就普遍實行工資制與供給制相結合的分配制度。當時,供給制被作為「共產主義因素」而倍受讚揚。正是基於這一認識,工資制與供給制相結合的分配制度因具有「共產主義萌芽」得以固守了四年之久。但是,這一分配制度並沒有引向人們走向共產主義,反而加劇了農村的困難局面。 一 新的...
简论大公社的分配制度          2008/1/15
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1958年至1961年)在农村人民公社中普遍实行的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学术界对大公社这一最具特色制度安排的探讨,散见于相关论著或教材中,专论者寥寥可数。大公社的分配制度没有一个固定的全国统一的分配模式、始终处在演变之中,其轨迹是沿着从按“需”分配(供给制)到按劳分配的方向演进的;这一分配制度具有不稳定、不统一、低水平...
《经济学季刊》第4卷 第4期          2008/1/14
中国经济学(季刊)第4卷 第4期(总第17期) 2005年7月 目录 综述 资本投入测量综述…………………………………………………孙琳琳 任若恩 论文 中国通胀预期的卡尔曼滤波估计……………………………………………赵留彦 技术(产品)替代、创造性破坏与周期性经济增长………………钟春平 许长生 “中国经济展望”研讨会专辑 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德怀特...
《经济学季刊》第4卷 第3期          2008/1/14
中国经济学(季刊)第4卷 第3期(总第16期) 2005年4月 目录 综述 中国与OECD国家购买力平价比较研究结果及其评价……………余芳东 任若恩 论文 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陈晓光 龚六堂 中国私营企业银行贷款的经验研究……………………白重恩 路江涌 陶志刚 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周黎安 罗 凯 铸币税:基于不同...
《经济学季刊》第3卷增刊          2008/1/1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3卷增刊 (总第13期) 2004年10月 目录 论文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张华张俊喜宋敏 杠杆治理、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田利辉 基于流动性的资产定价模型 ——中国股市“流动性之谜”的一个理论解释………………………………汪勇祥吴卫星 中国利...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现有的经济学文献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改革基本上延续了改革之前的城乡分割、经济分权和关系型社会几个特征。这些政治和社会的结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对积累资本、促进激励和履行合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改革的代价,并集中表现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削减贫困和提高社会流动性,这使得当代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着巨大...
《邓小平理论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国际战略》滕藤 主编戎殿新、王金存、路爱国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ISBN 7-01-003298-X目录上篇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与世纪之交的世界形势第一章 邓小平的时代思想和现时代的性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和“时代”的内涵 第二节 如何认识现时代的性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时代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和平与发展”与时代的主题 第五节 邓小平时代思想...
简牍所见秦名田制蠡测     井田制  名田制  爵制       2008/1/14
不论是井田制还是名田制,都是根据一定的身份等级占有田宅。周爵以世卿世禄为原则,秦爵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为原则。与此相应,井田制下的禄田可以为同一家族世代享用,因而相对稳定;名田制下的田宅,由于爵位的降等继承而有较大的流动性。名田制尽管没有公田与私田的划分,但劳役地租仍然以“庶子”及“人貉”的形式残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汉代才为雇佣劳动和租佃制所取代。汉名田制与秦名田制虽有很大不同,然而,其以户为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