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法学 >>> 理论法学 >>> 法律心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法律心理学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2.388 秒)
Robert MacCoun is a social psychologist and public policy analyst who has published numerous studies on a variety of topics, including illicit drug use, drug policy,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citi...
对于具体的打击错误, 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都采取了故意认定的研究路径, 并将故意认定与故意归责合二为一。但是, 这种做法赋予了故意认定过多的功能, 导致了难以克服的困境:要么为了结论的合理性而牺牲故意认定的合理性, 要么为了故意认定的合理性而牺牲结论的合理性。为克服上述困境, 应该区分故意认定与故意归责;故意认定是针对实行行为而言的, 故意归责则是指将实际发生的危害结果归责于之前的故意。具体的打...
《剑桥司法心理学手册》探讨了法律心理学中最核心的分支──司法心理学中的有关问题,是一本优秀的法律心理学书藉。该书共涉及了司法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近100个主题,包括理论的、方法的以及实践的。这些研究主题包括我们过去所熟知并已有很多研究的,比如暴力罪犯矫治、犯罪心理画像、审讯心理以及生理心理测试技术等;但更多主题是以往并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的,比如成人育儿能力的评估、层面理论研究、治疗性法学以及民事司法心...
Law Society of Yukon     Law Society of Yukon  Law       2014/8/11
Welcome to the web site of The Law Society of Yukon. The Society is the governing body for Yukon lawyers,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Act. The primary duty of our Society is to serve a...
山东警察学院犯罪心理学参考书目。
2014年6月24日至2014年7月1日,由北京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宿迟同志率领的北京市法学会代表团一行6人远赴奥地利和匈牙利,参加了第二届中欧法律论坛,推介了第四届中国-亚欧法律论坛。
刑事错案的成因包括直接原因、环境原因和心理原因,其中心理原因(主要表现为包括“遂道视野”、“证实偏差”等在内的各种心理偏差)对错案的形成有更根本的影响。绝大多数直接原因,如刑讯逼供、隐瞒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忽视辩护律师的合理意见等等,都是各种心理偏差的外在表现。而绝大多数环境原因,如不合理的考核方式、司法经费不足等等,之所以会导致错案,主要是因为它们强化了这些心理偏差。根据这些心理偏差...
2013年11月30日,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广西各地市律师、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具有学术性、专业性、法人资格的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组织——广西法律心理研究会正式成立。
中国海洋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董事决策受到理性与情感的双重影响。董事可能因互惠、群体思维和群体偏好而无意识地“董董相护”,大脑在单纯接触效应、框定效应、群体共同行动以及恐惧性反应下的认知偏差和生物本能也可能自发地“董董相护”。对于这种结构性偏见的问责,理性范式下的忠实路径过于苛刻,注意路径又过于尊重,亦步亦趋地与其相挂钩的中间审查标准亦无能为力。诚信路径契合了结构性偏见下董事问责的制度需求,通过对董事决策实施合理性审查,填补问...
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全国学术大会将于2009年7月8日~10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会期三天。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法律心理学家作学术讲座。大会将致力于增进中国法律心理学界学术理论交流,联系司法实际,促使法律心理学理论研究对中国法治进程的推动。
运用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分析实际案例,证实贪官与奸商在心理需要、动机、自我调控能力以及人格上,都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即他们的畸形的物质需要是犯罪的原动力;贪婪的谋利动机是犯罪的直接起因;缺失的自我调控能力是犯罪的重要因素;不健全的人格结构是犯罪的内在根据。这四者是内在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不健全人格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此分析,提出了预防官商勾结犯罪的心理对策。
作家塑造异性形象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在某一层面上完成心理易性。茅盾在塑造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这些热情、性感的时代女性时,受阻于自我的男性立场,不能按照女性生命逻辑来设置人物心理,使得人物失去性格的内在统一性而成为“狂乱的混合物”,终不过是男性视阈中虚幻的女性镜像。在塑造静女士-方太太-琼华这些性格相对弱一点的女性形象时,茅盾表现出出色的易性想象能力,塑造了一批符合女性生命逻辑的圆形人物...
传统法行为是现代法行为的渊源,我国传统法行为模式的特征表现为:与礼行为的关系上,法行为具有附属性;儒家伦理的原则支配和规范看法的发展,成为立法与司法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传统法行为的伦理性;在法行为内容上体现了不平等性;法行为的心理机制表现为“恶法”、“忍讼”、“厌讼”;法行为的根本价值取向为“无论”。因此,传统法行为模式与现代法行为的要求有差距,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正视这一特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