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社会学 >>> 应用社会学 >>> 应用社会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应用社会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87条 . 查询时间(0.411 秒)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大学联合主办,由哈尔滨师范大学远东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STS)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9)"拟定于2009年8月5日至7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会议主题: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休闲研究委员的委托,“国际休闲研究委员会中期会议暨2009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将于2009年10月23-26日在北京举行。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学协会休闲研究委员会、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休闲:通往人类福祉与世界和谐之路。
数字信息交流由于其具有全方位、高效率、互动性和个性化以及出现了基于“虚假身份”的交流形式的特点,一方面能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传统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产生了冲击,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无秩序或混乱状态。建设和完善伦理道德体系、弘扬先进的文化、构建相应的法律体系、继续发展信息技术是克服无秩序状态的有效方法。
1999年6月中旬,中国会党史研究会和上海市警察学会联合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了会议,并就啯噜与哥老会的关系、黑社会的定义、黑社会与帮会的关系以及如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Galbrith在他的名著《丰裕社会》中首次提出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概念。在Galbrith看来,生活质量的本质是一种主观体验,它包括个人对于一生遭遇的满意程度、内在的知足感,以及在社会中自我实现的体会。此后,生活质量研究与社会指标运动相结合,受到了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并逐渐分化为两大研究取向:客观生活质量(object...
谈谈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  社会学       2008/9/10
近年来,“幸福指数”一语在社会上被广泛运用。指数,本是经济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其最初含义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的数值和同一现象在另一个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内的数值的比数,反映的是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后来,这一术语被广泛运用,逐渐演变为一个大众词汇。幸福,是与“美好”联系在一起的,对它至少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美好的生活;另一是指人们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由于每个个体都浸染于特定的文化,因而...
幸福能不能加以量化     幸福  量化       2008/9/10
幸福指数最近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国家统计局要推出幸福指数,一些人赞成,一些人反对,另一些人则提出质疑。质疑声中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幸福能否被量化”。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统计幸福指数是否可能,因此不能不认真地加以对待。 首先,需要澄清和明确幸福指数意义上“幸福”的含义。按照国外幸福指数研究的传统,幸福指数所测定的幸福,并非形而上学以及生活形态层面所指向或所理解的“幸福...
男性运动与男性研究在中国大陆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对于建立两性和谐的社会而言,已显必要而且紧迫。 一、起步:艰难而稳健 1994年,社会学者吴宗健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人生热线”开通“男性解放特别节目”,虽然只有六天,却是中国大陆媒体中已知最早的讨论男性反思父权文化的节目。吴宗健亦在媒体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男性解放”一词在中国大陆出现。 1997年1月7日内地著名报纸《文汇报》发表台湾女作家...
我们处于一个由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变化引发和加剧差异的时代,改革与和谐是应对差异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最佳选择。对于中国社会变迁过程来说,改革是推进社会实践结构性变化的必要手段,和谐是引导这一变化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中国的改革正式进入了要缩小社会差距的新阶段,我们要超越短期、狭隘、权宜性的观念,促进改革与和谐的长久、良性互动。
一、 导 言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电脑革命,无疑的已对人类社会产生钜大的冲击。而电脑科技持续快速的发展,也逐渐对人类的行为模式产生深远而广泛的革命性影响。电脑对现代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如此深邃钜大冲击的最直接证据,即为「现代生活电脑化」的症象显现。举凡交通(例如汽车工业)、传播娱乐(例如电视、电影)等,影响二十世纪人类日常生活,最深最钜的事物,都已深受电脑的「感染」,而无法置身其外。九零年代之新一代的...
刘精明,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1993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10月~1997年4月英国威尔士大学进修;1997年11月28日~1997年12月7日日本东海大学访问。2003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社会分层与流动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节约型社会之我见     节约型社会  意义  途径       2007/7/19
随着过度的非法开采和大量的浪费,我国的自然资源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已成为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的事实。因此,建立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它既是对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美德的继承,又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是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亚雄,男,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黄梅县人,1986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200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现代化、企业制度变迁与劳动关系问题。参加了数项国家课题的研究。近几年在《江汉论坛》、《华中师范...
2007年6月12日,牛津大学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系主任、社会政策教授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访问郑州大学。副校长高丹盈、宋毛平分别会见了到访客人。受聘仪式结束后,乔治•史密斯教授为公共管理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八十年代以来英国的教育改革”和“英国的社会剥夺”两场学术报告,并现场解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
2007年6月23日,山东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典礼暨合作签字仪式在山东大学东校区邵逸夫科学馆二楼讲学厅举行。山东大学校长展涛,中国残疾人理事会副理事长程凯,山东省残疾人理事会会长仉兴玉,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山东省残联副理事长牟顺娥等出席了典礼。仪式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杰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非常有意义,在山大的发展理念中,最主要的是要承担社会责任。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