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搜索结果: 241-255 共查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相关记录612条 . 查询时间(2.875 秒)
自1985年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一书出版之后,西方学者就对这一左派思潮给予了诸多评价,赞同和批评之声纷至沓来。相对而言,国内学者对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还比较滞后,一般将其归入“后现代主义”的名下,这样就极易导致对该流派的“简单”理解和评论。本文拟在确认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纲领的前提下,重点对其政治纲领背后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其后结构(解构)主义的基础予以剖析。
惰性实践与物化问题,是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一书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这一讨论中,萨特进一步发挥了自卢卡奇的物化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理论,并从微观视角揭示了个体生存的物化处境、人的实践何以反转为惰性实践的条件。物的指令使人在生产层面成为工具,在社会关系中成为孤立的个体存在,这是物化社会性场域的特征。只有借助于个体生存的体验以及群众的实践,才能在总体化的辩证理性中超越惰性实践,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共产主义运动团结与合作的趋势加强,其中明显标志之一是:1998年由希腊共产党等发起了世界共产党工人党国际代表会议。该国际会议为世界共产党及其左翼组织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迄今为止已召开过10次,基本每年召开一次,实行不成文的年会制,近年规模扩大,影响增强。2008年11月21-23日,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国际代表会议在巴西圣保罗召开。
2008年5月24-28日英国共产党(CPB)第50次代表大会在科敦的罗斯凯宫(Ruskin House)隆重举行。在大会上,英共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斯作了题为《为了共产主义和团结--我们的旗帜依然鲜红》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党章修正案》和《动员和团结劳工运动的左翼纲领》、《帝国主义与人类未来的威胁》等决议,选举产生了以罗伯特·格里菲斯为总书记的由24人组成的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大会在考察、剖析国...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大规模改革浪潮的出现和前苏东的剧变,自由、平等与正义同样成为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变迁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亲历了历史剧变的前东德学者面对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并开始从理论上对自由、平等与正义问题进行思考。这一思考反映了时代问题。从历史背景来看,马克思没有专门对这些观念从理论上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和论证,...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法国著名左翼思想家安德列·高兹的《经济理性批判》是我最难忘的一部。当我下决心把它译成中文后,在几个月内竟接到了数十次电话、收到了数十封信,询问我翻译的进展。我猛然意识到,高兹的思想,特别是他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正在中国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哈内克是当前拉美重要的左翼学者及政治活动家,1969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要义》一书被视为拉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拉美地区的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玻利瓦尔革命的意义等问题,并积极投身委内瑞拉革命和21世纪社会主义实践。著有《21世纪拉美的左翼》、《解读委内瑞拉革命》、《与人民战斗在一起》等。
 二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以前是具有英国特色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一枝独秀的一元阶段;60年代末以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盛行,与文化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双峰对峙的格局;80年代初以后,伴随着新左派运动的终结和新社会运动的全面发展,英国马克思主义进入了多元分化发展的当代阶段。
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俄罗斯文化哲学学术研讨会,将于近期在我校举行。此次会议将由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中国苏俄哲学研究学会共同举办,会议涉及的主要主题有: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宗教哲学、俄罗斯文化哲学等。
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学论述,被"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为理论基础。这一"新马克思主义"是马尔库塞在研究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将重点论述其人化自然理论、对资本主义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批判以及他关于自然解放的理论。这构成了马尔库塞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系统论述。  
时代问题在近年来俄罗斯学者分析全球化和冷战后的国际局势、俄罗斯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等问题的著述中无处不涉及。综合起来体现在对当今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人等诸方面特点的分析中。
本文对“马克思学”的含义、马克思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国外马克思学的生命力以及国外马克思学对中国马克思学研究的启示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述。
本文主要就国外马克思学家关于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关系的研究作一介绍和评析。英国著名马克思学家卡弗通过对比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来考察恩格斯思想发展的程度,得出的结论是青年恩格斯思想领先于马克思;日本著名马克思学家广松涉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明确提出青年恩格斯引导青年马克思的论断;里格比等马克思学者也提出青年恩格斯对青年马克思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国外学者关于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关系的...
澳大利亚电子期刊《边界》(Borderlands)第4卷第2期(2005年)发表了奥古斯都·伊鲁密纳蒂的文章,介绍最近用意大利文出版的阿尔都塞晚期著作的情况,文章认为,阿尔都塞晚期关于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著作把他思想中最具创新性的元素推到了顶峰。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萨姆·瓦克宁(Sam Vaknin)2006年12月20日在美网站(http://myoperacom)发表文章,认为在20世纪两个重要的十年(60年代和70年代)中,阿尔都塞一直处于各种重要文化思潮的风口浪尖,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阿尔都塞研究却渐渐湮没无闻。因此,有必要对他的思想予以总结,并提出几点小的修正。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