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秦汉哲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秦汉哲学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2.516 秒)
读帛书《系辞》杂记     帛书  《系辞》  马王堆       2007/9/14
从帛书《易传》与通行各本《系辞》的比较来看,现通行各本基本上是在帛书《系辞》基础上整编而成的。帛书本与通行本之间有许多异文,大多属异体字、声义通假字或错字,无关大旨。但有些则与文义密切相关。文中举例于此加以说明,并认为在这些地方,帛书本多胜于通行本,或较通行本更近于原貌。
在汉代,如果说,汉武帝时期确立的“德主刑辅”是一种积极的统治政策的话,那么,董仲舒的“以德为国”(《春秋繁露•立元神》)则从治国理念上对这种统治政策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本文认为,“以德为国”的德治思想既是代黄老之学而兴的一种积极的治国理念,同时也是对武帝时期刑法酷烈在理论上的补偏救弊,其实质和落脚点在于以德正君。
董仲舒,《汉书》曰:“广川人也”,“有王佐之才,虽伊吕亡以加”,“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苏舆著《春秋繁露义证》,作《董子年表》,定其生卒年为汉文帝前元元年和汉武帝太初元年。据此,董仲舒是河北枣强县广川镇人,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他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董仲舒,汉继孔子第一人,他说“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
太平经》是东汉道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后因缺佚严重、无法睹其全貌,加之,经文中掺杂了后人造作的成分而被视为伪书,故一度无人进行专门研究。王明先生长期从事于《太平经》的各项研究工作,早年编辑成《太平经合校》一书,此后对《太平经》的相关问题做过广泛探讨,极大地推动了《太平经》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从这一角度入手,回顾了王明先生与《太平经》研究的不解之缘,分析和陈述了先生在各个阶段所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其治学...
《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     《诗论》  楚简  简帛       2007/9/12
1994年上海博物馆入藏的战国楚简,久为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2000年8月,在北京“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马承源先生演讲,重点论述了楚简中的《孔子诗论》邢文:《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物》2001年第5期。更引起学者热烈讨论。最近,包括《诗论》在内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已经出版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充分体现了上...
在先秦著作中,《吕氏春秋》同《墨子》、《荀子》一样,每篇都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并通过简洁的篇名昭示读者。所不同的是,《吕氏春秋》没有如《墨子•天志》、《荀子•天论》那种专门探讨天人哲学的篇章,它的自然哲学思想散布在不同的篇章中,需要我们细心地发掘和梳理。通过对《吕氏春秋》自然哲学的分析,可以看出《吕氏春秋》的自然哲学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是先秦到汉代的思想转折进程的重要环节。
学界人士对长期以来几成定论的关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提出的质疑,确实值得认真考证,重新厘定。但关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的“始作俑者是班固”,“所谓《三策》是班固所伪造”,而“司马光则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正式泡制者”云云,却值得商榷。即使董仲舒确实向汉武帝进献过《三策》,也证明不了董仲舒向汉武帝提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独尊儒术”...
汉代象数学家历来被认为是只参天象不释人事,本文以孟京学派和《易纬》为例,通过对其象数学的深层分析,认为孟京讲卦气、讲气象的目的正是为了察人事、定人伦以明王道;《易纬》更显示了教化人民的道德意识和治国安邦的政治理念。前者以经学形式、后者以神学形式表达了各自强烈的人文情怀。
乾升坤降说是汉末易学家荀爽在其易学中所创发的重要象数学说。此一学说立足于乾坤之相互对待,主张阳宜升,阴宜降,各以中正为其位与境之极致。内蕴着荀爽天地万物宜在大宇宙背景下各有其适切定位,密相应和,从而达成井然有序,良性互动,和谐有致而通泰之理想宇宙格局与境地的总体宇宙关怀;内蕴着荀爽人人,尤其是君、臣,宜在社会人生大系统下各正定其位,同心相应,从而达成井然有序,良性互动,和谐有致而通泰之理想社会人生...
--------------------------------------------------------------------------------新华社纽约10月17日专电(记者王波)美国著名汉学家、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安乐哲日前在接受本社记者越洋电话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当今世界,孔子的学说将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并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维护世界和平...
  司马迁以一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被尊为中国的“史圣”,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敬仰、歌颂。为纪念这位世界文化名人2150周年诞辰,司马故里——陕西省韩城市人民政府继成功举办《风追司马》大型电视直播节目后,再次与中国《史记》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献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渭南师范学院、韩城司马迁学会在8月23日一道举办国...
提要:凡事都是复杂的,不是纯粹的。因此,理解文本就需要从总体上把握,不能找个别现象来否定总体定性。董仲舒虽然吸取阴阳家、法家、道家的思想,他的基本思想还是儒家。汉武帝广泛用人,用的最多的是儒生,实行政策的主流也是儒学。从《史记》有《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儒林列传》,可以看到在汉武帝时代形成的独尊儒术局面。关键词:汉武帝董仲舒独尊儒术司马迁史记最近看到《中国社会科学...
户川芳郎简介           2007/8/15
日本著名学者,是日本研究中国汉魏经学史、汉魏学术史和汉唐训诂史的专家。 [关闭窗口]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2007/8/2
此语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一:“传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之谓也。”这里涉及到几个华夏文化的几个根本性问题:第一,天子是否受命于天?为什么说是受命于天?第二,天下是否应该受命于天子?受命于天子是否提倡奴性或愚忠?第三,天子所受天命的顺逆与民众命运是什么关系?第四,董子此语是要说明什么道理?下面我们一...
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          2007/8/2
[内容摘要] 董仲舒的儒学是天学,但惟有日用伦常才是董学的真正归宿。董仲舒强调“五常”始终是帝王执事和国家政治追求的目标。《春秋繁露》里,董仲舒把“仁”解为“天心”,仁的根据不在人自身,而在于天。仁是天的意志与人的血气相结合的产物。仁的化身和理想形式就是天。董仲舒指出,“仁在爱人,义在正我”,强调仁应该与他人相联系,义应该与个我相统一。为仁之法,在于爱他人,而不在于爱自己;行义之法,首要应该匡正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