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美学 >>> 中国美学史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中国美学史相关记录195条 . 查询时间(2.667 秒)
张法教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长江学者(200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8~),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2009~)。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896~1997),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1994)。
张节末,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学系教授,先后获得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硕士和中国哲学史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美学史研究。代表作《禅宗美学》。研究方法上以哲学美学为基础,文史哲交融,重视中外比较,重视史的追索,重视做学术个案。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古典美学与人格》《中国古代审美情感原论》《道禅对儒家美学的冲击》《徐复观对庄子美学的发明及其误读》《从陶潜的“化”到王维的“空”:晋至...
宋代美学在追求理性的同时,又走向生活,走向休闲。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促使中国的休闲文化在宋代全面兴起乃至繁荣。宋代艺术审美在趋于精致化的同时也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艺术与生活的充分融合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宋人一方面在生活中追求艺术境界,另一方面在艺术中追求生活情趣,由此催生了宋代美学的休闲情调。“玩物适情”所昭示的美学旨趣便是艺术与生活的双向融通,是宋代美学重视生活并落实于生活的体现,它所反...
袁牧,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上共发表论文数十篇,专著八本、画册六本。2004年7月创建《袁牧诗画舫》(www.yuanmuart.com)网站,开辟了诗画研究的新窗口。
王国维对于中国美学的最大贡献,即是以"境界"这一佛教观念来接西方的无利害关系的"纯粹直观",并以之考察中国的词且及于其他艺术,从而提炼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境界一意境.他的别出手眼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径直采用"直观"这样的西方概念,而是精选一些中国传统术语来描述境界.
张节末,男,教授。工作研究领域:1、中国美学史 2、古代文论 3、比较美学。
作为市校合作成果之一的《思考杭州——为品质之城资政建言》一书,日前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合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杭州市政府政研室合作共建的公共管理中心合作四年来的重要理论成果,选取71篇调研或咨询报告,其中由浙大城市学院教师完成或参与的占50%以上。该书为大16开本,分上下两册,共计156万字,为市政府领导决策做出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西方哲学史上,把“美”置于知识论框架予以诠释,有其古老的传统。古希腊哲学中的“摹仿说”,可被看作关于“美”的知识论诠释传统的滥觞。它预设了主客二分的对象性和同构性结构,体现着一种典型的知识论范式。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观念及其实践,乃是这一诠释传统的历史复活和表征。海德格尔在美学上的重要性,归根到底在于他实现了美学的“存在论转向”,从而颠覆了“美”的知识论诠释传统,揭示了“美”与人的存在本身的本然联...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可从认知逻辑找到根本问题的得失所在。30年研究表明,上世纪80—90年代的思想认知逻辑模式,曾为中国美学史奠定了高水平的学术起点,但随着学术背景和研究的深入,这种认知逻辑日渐暴露出认知维度单一的局限。2000年以来,从文化认知逻辑切入中国美学史研究,成为崭新的路径,此一路径以其多元视角切入、思想内容的深邃丰富和隐喻系统的对应补充,不仅标示了未来中国美学史着重创造性的“自己讲述自己...
名家书画,晴窗展玩,可以发思古幽情;披图坐对,可以见千载兴亡。它们的稀缺性使它们具有很强的炫耀性,因此,它们又常常成为交通官员、谋取私利的雅贿。明代中晚期这种雅贿尤为风行,并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书画交易的繁荣。
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
朱立元从蒋孔阳的实践创造论美学思想入手,充分肯定叔本华、克罗齐、弗洛伊德、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在破除二元对立方面的功绩,并在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下,从存在论维度理解和阐释实践范畴,建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的本体论美学,突破了传统认识论的束缚,超越了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在对实践的理解上,他比朱光潜、蒋孔阳等人又进了一步,认为实践还包括个体感性生命的生存活动,即广...
1929年2月,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刘海粟衔教育部命赴欧,使命为“考察欧西艺术”。[1]而刘氏去欧之始,就遇到一个令他难以接受的现实:“近年来日本政府乘中国多故,乘机预拨巨款,力事宣扬日本现代艺术,俨然以东方唯一之最高地位者自居。致欧人一般,亦视中国为过去,对于现代,只知有日本,而不知有中国也。”[2]刘氏目击之下,颇为震动,遂“计划作较大规模之事业,既可表示中国艺术之伟大性,又可开国际酬酢之新纪录...
“如果你将石子扔向平静的水面,涟漪就会从此中心向远处扩散出去……把叛逆知识分子的石子投入死水的,便是1916年成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1](p116)在民国艺术界,如果我们将蔡元培比作投石子的人话,那么,刘海粟无疑就是一颗石子,被投进了一片宁静的死水,并溅起阵阵浪花。
王鑑生年考     王鑑  生年  梦境图  镇洋县志       2009/11/12
王鑑的生卒年,今人著述皆作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生,清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卒,向未有异议者。今从王鑑《梦境图》等作品题跋,以及王鑑同时代友人王时敏、王翚等人的相关史料中发现,王鑑并非生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其确凿生年应为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9)。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