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专门史 >>> 人物研究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人物研究相关记录520条 . 查询时间(3.595 秒)
新世纪以来,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全面铺开。近二十年所取得的成果超过了20世纪的总和。王安石的文学、经学与变法得以重视,这是此前一直未曾出现过的。王安石的经学研究后来居上,是新世纪以来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取得进展最重要的标识。尤其是对王安石经学与变法的内在理路的研究有了新的推进,而对王安石“字说”的重新认识,则是王安石经学研究的重大进展。王安石变法研究趋于理性,与党争心态、阶级斗争理论渐行渐远,鲜活的...
《字林西报》的美国记者甘露德(Rodney Gilbert)被认为是在华西人中“死硬派”的代表人物。这种印象的生成与其在国民革命时期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之病》密切相关。甘氏宣称该书旨在“给中国挑毛病”。为此,他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及既往的中外关系等问题着手,批评中国人是“缺乏管束的小孩”,并认为列强不应继续纵容中国人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该书出版后遭到来自在华外侨和中国人的双重批评。在...
该书作者力求展现瞿秋白生命体验中多重复杂的思想世界,试图回答瞿秋白如何跨越种种二元对立的界限,把来自各种不同文化脉络的思想资源,创造性地转化成崭新的思想和书写轨迹。瞿秋白纵然认为自己终究不能彻底摆脱“文人和绅士意识”,无法成为无产阶级战士,他却始终没有背离心中那个无产阶级的理想。作为一位有诗情画意有哲思的人,瞿秋白天然向往美丽与自由,鄙视统治者的丑恶与专断。
本书收集了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的文章、讲话、题词、画稿等,旨在展示严先生的辛勤耕耘,不问收获的治学之路。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学术研究和讲座文稿,第二部分为书序与题词,第三部分为严文明先生的履历表和自传,第四部分整理了严先生的专著、文集与学术论文编年。
本书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照片以及档案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丝绸之路考古的重要开创者,被誉为“西北考古第一人”的黄文弼先生的生平履历和主要成就。
在以往的盛宣怀研究中,他所从事的以洋务建设为主体的实业活动,被广泛视为其事功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其得以跻身历史舞台的根本;而在盛宣怀一生事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的赈灾活动,则向来未受学界重视。实际上,赈务不仅对盛宣怀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业,而且与其洋务活动形成了极为复杂的交织,并对盛宣怀一生中诸多关键时刻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考察洋务与赈务在盛宣怀事业生涯中的互动关系,来重新理...
郑家建,文学博士,教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鲁迅研究。
一般而论,研究对象自身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在当前学界,鲁迅研究是一门显学。鲁迅以其“文”和“人”的格调而成为研究者热衷关注的对象,鲁迅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鲁学”研究者的学术耕耘密不可分,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这个“拥挤”的研究大军中,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的鲁迅研究可谓自成一格,其研究着力于在“历史”的语境下找寻鲁迅传统的延传及鲁迅形象的构建,从而在历史与现...
蔡美彪先生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天津。1946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49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部,师从邵循正先生。1950年在罗常培先生领导的文科研究所担任助教。1952年转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195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第三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协助范文澜先生编写《中国通史简编》。先生曾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
“鲁迅形象”是在历史的动态过程中生成的,缺乏历史烛照的“鲁迅形象”研究是不得其法的,难以真正“回到鲁迅那里去”。依循这一思路,我们在探究鲁迅形象生成、建构、嬗变和传播等议题时,都无法析离“历史”这面镜子的观照。因之,镜里镜外“两种生态”的参照揭示了百年中国和鲁迅本身的复杂性。从这种意义上说,陈国恩新著《经典“鲁迅”:历史的镜像》正是基于上述思路来重审鲁迅、鲁迅形象的力作。
杨宽是战国史研究方面的专家,《战国史料编年辑证》是他战国史研究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从编撰到最终出版,前后近60年的时间。该书将248年的战国史逐年编排,并以“案”的形式对有关史实进行考察。此书在编撰过程中受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影响较大,同时作者能游刃有余地运用传统的考据方法,如本证、旁证、理证等方法。“案”涵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制度、地理、民族和文化风俗,这是作者数十年来研究功力的体现,为...
刘乃和与陈垣     陈垣  刘乃和  人物研究       2022/7/1
研究陈垣,必定谈到刘乃和。她是陈垣的学生、助教、秘书,是学生中跟随老师时间最长的助手。
2021年7月3日上午,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王景山文库”捐赠仪式——暨鲁迅研究的代际承传学术座谈会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郑萼、离退休干部处处长王文利、文学院书记牛亚君、副院长冯新华,王景山先生及其部分亲属、学生、同事,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鲁迅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新文学史料》等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60余人共同出席了...
王士伦先生(1929~1998年),先后供职于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研究馆员等,对浙江文物保护事业贡献卓著。在其四十余年的职业及专业研究生涯中,共发表专业论文等百余篇,专著12部。
2021年6月27日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胡鸿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讲坛”暨“陈直纪念讲座第六讲”,为全校师生作题为《寇谦之的密码——嵩山神降故事的时间安排》的学术报告。校内外师生百余人听取了报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