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专门史 >>> 专门史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专门史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10条 . 查询时间(3.346 秒)
2021年10月26日晚七点,第十四期正明讲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楼2楼会议室顺利举办。讲座主题为“口述历史与社会建构”,由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集美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原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教授主讲,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楚学研究所所长、文化学系主任黄尚明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宋亦箫教授、王洪强副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刘夜教授、建纬(武汉)律师事务所秦明杰律师出席讲座。听讲座的有历...
游欢孙(1977-),男,江西省乐安县人。2005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毕业,现为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21年10月16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支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主办,中华孔子学会论语学研究中心、《孔子研究》编辑部、洙泗书院承办的“《孔子家语》与中国文化新认识高端学术论坛”在曲阜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孔子家语》新的研究认识,分享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论坛期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接受中国孔子网专访,深入解读《孔子家语》的学术...
陈诗启(1915—2012)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的开拓者、中国海关史学的奠基者。他一生都在自己钟情的史学领域里辛勤耕耘,不舍追求。即便是在身处逆境的文革期间,他也没有放弃。他忍辱负重,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寻求机会,继续自己酷爱的史学研究,并凭借他在前期研究中的学术积累,选择了中国近代海关史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开始了他晚年三十余年不懈的探索,填补了我国史学领域的一块空白。陈先生坎坷...
地名学是专门研究地名起源、产生、发展及演变的一门学科,涉及地名渊源、地名通名、地名命名与更名规律、地名定位、地名用字、地名读音等领域,包含了地名的音、形、义、位、类五大要素。2021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教授在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地名学史研究》一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辩证融合为使命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将世界历史的现实转变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促使历史观的生成性变革与开放性发展同世界历史不断合理化的过程深入结合,彰显出其洞悉世界历史变化和把握未来世界历史走向的大历史观,体现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双重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
进入21世纪,学术界关于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讨论日臻密集。熟知区域研究发展史的人大多知道,这一研究领域在世界上的兴起与美国国力增强,战略外向,乃至谋求国际事务中主导权的历程密切相关。当下中国发力区域国别研究,是再正常亦是再重要不过的事情。小而言之,它将影响中国学术行止的大方向;大而言之,其关涉中国能否制定健全的对外政策,增益中国国际战略。然而,美国区域研究创生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文化传统承袭,知识体系...
口述者在首轮访谈中出现的难以避免的错漏现象,以及首轮访谈中尚未建立起密切的信任关系的情况,均要求访谈者对口述者进行多轮访谈。多轮访谈的过程,是访谈者与口述者逐渐建立密切的信任关系的过程,也是双方进行深度访谈的过程。因此,多轮访谈不仅是口述历史研究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口述历史访谈的基本特点和根本标志,也是口述访谈区别于新闻媒体采访和社会田野调查的突出特征。
人们评价陈寅恪的学问是“博大渊深”。与他同时代的学者,认为他是“教授中的教授”。可有一位学者却得出他“一问九不知”的结论来。1939年秋天,中西交通史研究专家方豪在昆明,得到一位同姓学者的邀宴。这次宴会上,他第一次见到了陈寅恪。因为自己研究中西交通史,又知道陈先生研究过梵文和几种中亚古文字,也通拉丁文,这些对早期中西交通了解大有助益。他便“一连串提出许多中西交通史方面的疑问,请求解答”。结果“陈先...
公众史学的进一步发展要从公众史记录入手,公众史的核心是个人史,当代公众史记录核心要处理的是个人记忆文本化。当代人人能参与,是因为人人有一个大脑记忆数据库,当事人的主体认知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要重视老人历史记忆资源的采集,记下过往可以实现人生的痕迹化管理,文本传承的无限性可以弥补人类自然生命的有限性。口述史的可信度是有层次划分的。口述史是公众建立文本系统的最有效途径与手段,人人口述可以获得第一手的心迹...
2021年8月22日至8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灾害与历史”高级研修班如期举行。因新冠疫情影响,本次研修班采取线上授课及讨论的形式,由8位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负责授课,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的66名学员参加学习。本届研修班以“灾后重建与生态修复”为主题,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
2021年8月,由国家图书馆摄制的纪录片《口述国图》荣获首届“国际口述历史协会传媒奖”(IOHA Media Award)。“国际口述历史协会奖项”由国际口述历史协会(International Oral History Association)设立于2020年,面对学术界、媒体、社区和专业领域的口述历史工作者开放,旨在评选优秀、创新和鼓舞人心的口述历史作品。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颁授一个图书...
从流行病学的古老源头,到职业健康、母婴保健、营养学的兴起,从人口统计的诞生,到次国民健康调查、套地方卫生行政体系、个国际卫生组织的破土,卫生学泰斗、医学社会史先驱乔治•罗森细数公共卫生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展现政治、经济、科学、思想背景下的卫生大历史,讲述一个关于挫折与前进、迷茫与奋战的故事。《公共卫生史》联结过去与现在,试图从历史中找到公共卫生获得进步的必要条件,以此指明未来的方向。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及经验总结。历史继承性是灾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从时间的角度认识灾害文化,认为灾害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有一定继承性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要认识它,便有必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凸显了以时间为坐标轴的灾害史研究对灾害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2021年7月6日,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学院召开国别区域研究交叉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论证会。该交叉学科博士点依托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考古学等优势学科建立。出席论证会的评议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武寅研究员,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陈志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杨共乐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