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经济史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经济史相关记录93条 . 查询时间(3.4 秒)
2017年12月19日下午,第十教学楼209教室,济大论坛“丝绸之路:古代亚洲货物交换制度”的讲座准时举行。美国北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格雷·德皮斯应邀给大家作了报告,我院学生认真聆听了讲座。
2017年10月14日至15日,由我校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社和我校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球化与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经济的转型”学术研讨会举行。副校长彭南生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及相关期刊杂志的近60位学者,围绕着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工业文化等主题,从近代手工业、工矿业、农业、交通、商业、贸易、财政、金融等角度进行了深...
值经济史学界吴承明、汪敬虞两位先生百年诞辰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经济史学会将于2017年8月4一5日在北京联合主办“经济史理论与研究——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8月4日为特邀嘉宾报到和会务组预备会,5日为正式的纪念大会)。
12月4日上午,2016年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长江商学院许成钢教授被授予首次颁发的中国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在转轨经济中作用于政府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所做出的贡献。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到场发表祝贺演讲。他表示两位获奖者的学术研究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值得赞许和效法,第一是强烈的专业精神,第二是很大的理论挑战勇气。随后,钱颖一发表获奖演讲。他的演讲围绕获奖研究工...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相关研究表明:古代犹太人与中国人通过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交流不仅限于经济文化方面,而且也体现在遗传方面。 现今犹太人在保留他们中东祖先遗传印记的同时,也在其流浪过程中受到了大量周围群体(如欧洲、近东、北非人群等)的遗传影响。丝绸之路的历史遗存中留下了大量犹太人与中国人密切交流的证据,如希伯来文书信、闪族特征的唐俑、碑铭记载等。然而,这些考古和历史证据仅揭示了犹太人与中国人之间经济文...
2014年1月4日,国际著名经济史学家、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讲席教授李伯重应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邀请来访,并在呈贡校区作了题为《史学与量化》的学术讲座。 讲座之初,李伯重教授即以“史学”、“史料”这样的基本问题发微,步步营进,引导现场师生深入思考。他强调,历史不等于故事,二者之间有根本的区别,历史是过去确实发生了的事,而故事则非如此。而史学工作者研治历史,必然以可靠的史料为基础,史学研究要尊...
2014年11月9日,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家俱乐部秋季论坛暨第15期“复旦-ZEW中国经济景气指数”发布会在深圳前海管理局展示大厅举行。“复旦-ZEW经济景气指数”是由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FDFRC)携手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共同推出的以未来3个月的中国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预测为基础的经济指数。该指数每个月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进行发布,自2013年7月首期“复旦-ZEW经济景气指数”发布以来,...
日前,山西经济出版社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中国经济发展通史》编撰启动仪式。这套9卷本的《中国经济发展通史》,将把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史、台港澳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发展思想史、中外经济发展比较史一并放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史中进行观察。
2014年8月17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在2014南国书香节上举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书系》签约仪式。记者获悉,广东将建立我国首个海上丝绸之路数据库,涵盖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便于社会各界研究交流。
2014年8月15日,第五届绿洲论坛在甘肃省张掖市举行。与会学者认为,处在中国西部的绿洲多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关口。古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条绿洲之路,丝绸之路的绿洲变迁史,恰恰就是丝绸之路的文明发展史。把握绿洲特点、了解绿洲的规模和承载力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也是保证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节点。
本书收集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张卓元先生发表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的文章、采访稿、发言稿。 在书中,张卓元先生分析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具有的重要特点。他力主中央加强对改革的领导和推动,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从而冲破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垄断行业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同时,他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短期...
2014年5月22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揭牌仪式。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蒋斌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部分研究院学术委员及广东省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会。
美籍俄裔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 《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一书中说:“很少有人会不同意,《资本论》第一卷24章(标题为《所谓原始积累》)是对经济发展史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最富有想象力的贡献之一。”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斯皮格尔则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经济史观 “把历史从它早期对诸王朝及其战争的关注中解放出来,并且促进经济史的研究”,并强调 “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就是一丝不苟的经济史学者”。
本书汇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系统收藏的抗战期间大后方出版发行的重要物价资料20余种,如《重庆市物价指数》、《重庆市物价指数月报》、《重庆市物价指数专报》、《四川省物价汇报》等,是研究当时国计民生状况的珍贵史料。
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合作编辑出版英文期刊World History Studies(《世界史研究》),ISSN 2095-6770,CN 10-1180/K。该期刊为半年刊,将于2014年刊印第一期,全球公开发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