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历史文献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历史文献学相关记录263条 . 查询时间(4.104 秒)
2021年5月19日上午,著名古典文献学专家黄灵庚教授应邀来到首都师范大学,为首都师范大学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出土文献与《楚辞》研究”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诗歌中心副主任雍繁星老师担任主持,赵敏俐、冷卫国、李辉、罗奕奕等老师以及文学院、诗歌中心部分研究生共同聆听了这次讲座。
受甘肃省社科规划办委托,2021年5月9日,兰州大学召开敦煌学研究所黄维忠教授主持的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吐蕃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结项鉴定线上会议。5位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课题组成员及10余位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参加。专家组组长由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担任,会议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主持。
2021年4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玉麒教授做客西北大学“侯外庐学术讲座”第二百一十八讲,为师生们作了题为“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再发现”的报告。校内外师生一百余人听取了讲座。
《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宋孙复撰。孙复(992—1057),字明复,号富春,北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四举进士不第,于是退居泰山之阳,与胡瑗等同学苦读,聚徒讲学,石介为其弟子。孙复与胡瑗、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被后世视为宋学兴起的先驱性人物。传世著作主要有《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和《孙明复小集》。《春秋尊王发微》是其病重期间由弟子祖无择抄录整理而成的。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全书共一百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其记载主线上起晋义熙元年(405),下至宋昇明三年(479),是记载刘宋王朝历史兴衰的纪传体断代史。沈约齐永明五年(487)奉诏修撰《宋书》,于次年二月完成了本纪、列传七十卷。随后又耗时多年精心编纂诸志,直到萧梁初期才全部补齐,最终纂成《宋书》一百卷。沈约《宋书》流传至今经过了历史考验,与其同时或稍后的另外五种记载刘宋的史书...
青藏高原流传千年的藏文古籍浩如烟海,中新社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海各界陆续搜集、整理、出版一批藏文古籍,但仍有大量古籍亟待拂“尘埃”。据青海省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中心编审马忠25日介绍,该中心“七五”时期至“十三五”时期,累计搜集、整理、出版66部少数民族古籍,如甘肃拉卜楞寺第二世阿莽仓活佛阿莽班智达·贡却坚赞在清嘉庆年间完成的《汉蒙藏史略》,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向清政府等发出的书信...
2021年3月18日下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安志教授应邀做客“泽霖讲坛”, 开展了题为《重新认识<唐会要>》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田敏教授主持,王延武教授及学院师生参加。
2020年11月,王振芬、孟宪实、荣新江主编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以下简称《旅博文献》)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这批文献被学界誉为“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最后的宝藏’”,历经沧桑,终与世人相见。12月20日,新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无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敦煌吐鲁番研究的“里程碑式的成果”,创造了敦煌吐鲁番文献整理的新标的。
灌云县《杨集镇志》出版     杨集镇志  出版       2021/3/1
2021年2月7日,灌云县《杨集镇志》举行首发式。该志书编纂历时近4年,资料上广征博引、据事实录,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实事求是地记述杨集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人文等社会发展现状和风土人情,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杨集发展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行业特点。该志的出版是对史志资料的丰富和完善,为杨集镇今后发展提供借鉴。
厦门大学历史系七位教师获批202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第一批)立项
2020年12月27—29日,“文脉传承与地域文化——大型地方历史文献编纂与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7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脉传承与地域文化”的主题,系统探讨大型地方历史文献编纂、研究与出版的重要意义、实践经验与发展趋势,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在文脉传承中的独特价值,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那个写着“敷已”两个字的敦煌残片,是徐州工程学院的朱若溪注意到的。那是几年前,她还在浙江大学读博士。在翻阅《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时,她发现一个编号为“北敦2301号”的敦煌残卷,卷首贴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只有“敷已”两个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个敦煌卷子抄写的是《金光明经》卷二,对比传世文本可以知道,其中并没有“敷已”二字接连出现的情况。她想,这张小纸片应该是从别的地方脱落下来的,也许来自裱补在...
2020年12月4日下午,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华凤校区文科楼623会议室成功举办新进博士论坛——刘艳伟博士“朝廷功令、个人意图与书院志编纂——以清代两种《白鹿书院志》为中心的考察”。本次学术讲座由科研处主办,历史文化学院承办,副院长金生杨教授主持,武胜鑫、周兴、张科、叶凯及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同学参加本次讲座。刘艳伟博士讲座,从清代两种《白鹿书院志》的文本差异入手,通过比对文本、分析文本、探究...
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吐送江·依明教授为首席专家主持的《海外藏回鹘文献整理与研究》获准立项。吐送江·依明主持的《海外藏回鹘文献整理与研究》,以敦煌吐鲁番出土流失海外的回鹘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收集、解读、译释和整理回鹘文和鲁尼文等多种文字书写的回鹘文献,系统研究8-14世纪的回鹘文献。项...
2020年11月27—29日,由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二届民间历史文献论坛在厦门召开,来自海内外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五十多位学者,围绕“从民间文献看区域历史”展开研讨。论坛由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张侃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钞晓鸿教授、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郑振满教授分别致辞。钞晓鸿指出,此次会议尽管由于疫情缘故,在召开地点和参会方式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无论是议程安排、参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