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历史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89条 . 查询时间(2.301 秒)
2020年4月5日,《光明日报》理论版以《商会史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为题,刊发我校人文学院历史系张芳霖教授、刘杰副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长江中游地区〔湘鄂赣〕商会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爆发10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抬头且日益加强,国家之间贸易壁垒增高,贸易争端增多。所谓贸易保护主义,即一国采取种种措施对对外贸易进行管制,限制国外进口,以确保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中的优势,同时为本国商品出口、争夺世界市场提供优惠的主张和政策。当一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时,有可能会引起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的措施,使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争端升温加剧,俗称贸易战。应该说,国与...
苏联后期(从1983年到1989年,历经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三任领导人)侦办了骇人听闻的“乌兹别克案”(或称“棉花案”),发起了反腐运动。据当事人的说法,“乌兹别克案”是对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经济犯罪和贪污腐败案件的总称。①但通常仅仅指1983年后在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反腐行动。关于“乌兹别克案”,至今已发表不少著作。一类是当事人回忆录,如戈德良等人撰写的《克里姆...
城乡关系及其演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是观察世界历史全景的重要视角。人类历经几千年文明史,城乡关系相伴始终。城市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而早期文明的基础则是乡村农业。城市与乡村自始就有天然纽带,两者相互依存、有机联系。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里,城乡关系虽表现出种种形态,但城市和乡村间的共生与互动无疑是普遍存在的。近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乡村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攫取了乡村较多的财富...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因病于2019年2月24日0点11分去世,享年86岁。李学勤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专家,对于甲骨学、青铜器研究、简帛学及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李学勤先生的去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教育部公示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认定结果。华中师范大学入选中小学(含中职)历史教材研究基地,基地负责人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教授。
王大庆 1969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罗马史和中外古史比较研究,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著有《本与末——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译有《希腊人和希腊文明》等。
磁县陶泉乡一村民近日在本县炉峰山上发现一口重约500公斤的铁质古钟,经当地文物专家考证,为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铸造,距今已有420余年历史。古钟由生铁铸成,钟体呈深褐色,高约123厘米,最大直径约60厘米。古钟从上到下依次为钟鼻、钟顶、钟身、钟耳。钟鼻上有两个后脑相连的怪人头,钟顶有一个U型铁鼻用于悬挂钟体;钟身由凸弦纹间隔,共分上中下三段:上段书有“皇图永固帝道遐昌”八个大字,中段钟身...
1933年12月陈寅恪阅岑仲勉论著后回复陈垣的信中,有“此君想是粤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一节。我读后百思不得其解,以为不免以偏概全,似与近代学术本相不合。近日忽有所悟,知此议论实与近代中国学术的地域流派变迁关系甚大。
人文社科学界对数字人文、大数据等概念的兴趣日益浓厚,大家都在热情洋溢地讨论着这些高端话题,但作为理性与自觉的学者,应冷静地做出判断与回应,特别是关于方法论上的思考,甚至一些"破坏性"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在这个研究路径上越走越远。从历史学的角度反思数字人文,可以发现数字史学关注网络的使用,以数据库建设为主,与数字人文存在不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数字史学强调"数据驱动",没有完成史学研究的"论证驱动...
清末民初以后,中国传统哲学需要进行现代转型似乎已成为一个共识。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对此观点又提出了疑义: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近代以来这种借用西方话语和模式来进行所谓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是以西方化为现代化,乃是中国学人的一种“自我阉割”;另一方面,在古今之争中,有些学者认为“古典式学问不仅比现代式学问高贵,而且比现代式学问高明”,将古典性与现代性对立起来,主张一种没有现代性干扰的古典...
历史哲学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沉思与探索。这种沉思与探索,始终伴随人类前进的每一个步伐。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是在16-17世纪科学革命影响下产生的。弗朗斯西·培根明确提出了科学研究的目标,并改进了研究方法。伊萨克·牛顿则是科学实践的一个辉煌典范。正是由于培根与牛顿等人的影响,人们开始了对于自身命运的大规模深入性研究,取得非凡成就。然而培根的方法与牛顿的经典力学,并非启蒙时代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具有普遍适...
胡可先教授多年来利用出土文献尤其是墓志文献研究唐代文学,功力深厚,成果卓著,已经先后出版了《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和《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而这部新著《新出石刻史料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入选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无疑是其日积月累的水到渠成之作,也是出土文献与唐代文学研究里程碑式的论著。该著作以出土文献为基础,参照和印证传世文献,以重要的文学家族为切入点,研究唐代九个重要的...
近2017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思潮中比较活跃,学术界主要从三个层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研究。一是从宏观层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成因、实质、表现、特点、传播途径、社会危害以及如何抵制等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代表性成果有梁柱的《历史虚无主义评析》、梅荣政等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与危害》、田心铭的《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罗平汉的《关于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几点浅见》、郑师渠的《当下历史虚无主义之我...
历史虚无主义是近年来颇为活跃的一种有害思潮。它打着“解放思想”“反思历史”“范式转换”等旗号,以主观代替客观、以细节代替整体、以臆想代替史实、以支流代替主流,进而歪曲历史、消解革命、否定崇高。历史虚无主义拿历史做文章,目的却不是为了深化历史研究,而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我们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绝不是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