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历史学 2018相关记录28条 . 查询时间(0.628 秒)
2018年,国内学界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学者们对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史学研究,进一步从资料、视角方面进行深化,并继续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对于近代史学史上的著名史学家及其著作、史学史的具体问题也都进行了考察;对口述史的发展及存在问题、中国公众史学的建设,学者们也讨论较多;学者们还对全球史、概念史、大数据史学等史学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为发挥地方志资政、鉴今、育人的社会功能,聚焦、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连市档案馆(中共大连市委党史研究室、大连市地方志办公室)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关于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相关职责要求,依托资料性年刊《大连年鉴》的资源优势,首次推出《大连市情》,计划逐年编印。
近日,由大连市档案馆(中共大连市委党史研究室、大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的《中国共产党大连历史大事纪略·2018年》正式出版发行。主要内容包括:重大决策、重要会议、重大建设项目等,旨在为开展地方党史研究、交流执政信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党史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资政作用。《中国共产党大连历史大事纪略·2018年》,客观记录了中共大连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公布了上海市2018年度“晨光计划”项目入选名单。根据入选名单,本次全市范围内共有108位优秀青年教师入选,其中A类74人,艺术学专项8人,B类26人。今年我校8位教师入选该项目,其中文科5人,理科3人,入选人数总数在各申报单位中位列第一。上海市“晨光计划”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管理实施,旨在推进本市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优秀人才的...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1号),我校外国语学院廖华英教授负责的《中国文化概况》(英)课程被认定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是我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的重要突破,也是江西省高校迄今唯一入选的外语类在线开放课程。《中国文化概况》(英)在线开放课程是在廖华英教授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文化概况》基础上开发的一门英语慕...
近日,人民出版社2018年度“十大优秀学术著作”评选活动在京举行,我校人文学院教师潘斌副教授的著作《宋代“三礼”诠释研究》入选。为鼓励优秀学术著作出版,打造学术精品,人民出版社自2013年起每年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从当年出版的图书中匿名评选出10种优秀学术著作。今年是人民出版社组织的第六届优秀学术著作评选,从该社2018年出版的1500余种图书中评选出十大高水平学术著作。《宋代“三礼”诠释研究》是国家...
人民出版社2018年度十大优秀学术著作评选活动在京举行。哲学学院陈望衡教授的《文明前的“文明”:中华史前审美意识研究》(上、下)入选“十大好书”。该书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中华人的开始,中华民族的开始,中华国家形态的开始。本书稿分上下两册,插图上百个。上册主要论述物化了的审美意识,共七章,分别阐述石器、陶器、玉器和艺术中的审美意识。下册共五章,阐述史前神话与传说中的审美意识,集中论述原始宗教与审美...
近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我校历史系陆发春教授申请的“清代安徽舆图整理与历史图集编纂”项目获批为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批准号 “2018VJX024”。 该项目研究团队将围绕清代安徽舆图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可以补充既往安徽地方历史研究中地图图文信息的不足,为《安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安徽地域文化传承建...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建立非遗保护的广泛社会认同和深厚群众基础,7月3日至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办。
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我校33个项目获批立项,位居全国第20名。其中,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青年项目29项,获批项目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充分展现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厚基础和强劲实力。我校2018年度获批项目在学科分布上全面均衡,其中哲学5项,中国历史4项,宗教学3项,管理学3项,考古学3项,中国文学2项,外国文学2项,法学2...
2018年6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日本史学会、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和亚太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暨中国日本史学会2018年会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杨栋梁、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洪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上,王洪禹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召开中国日本史学会年...
2018年6月7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省晋中市文化局和山西省平遥县人民政府承办,国内多家学术机构协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以下简称“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开幕。
2018年5月10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2018创新中国品牌高峰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行。副校长李军凯出席会议并作为推介嘉宾对河北大学进行推介。河北大学作为首家推介品牌,李军凯重点介绍了河北大学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学科建设及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情况。她指出,河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文化底蕴雄厚、杰出人才辈出,培养了30多万名校友,其中不乏学术大师和各行业领军人才。进入新时期,特别是京津冀...
日前,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校出版总社项目《西安碑林全集》获得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180万元资助。《西安碑林全集》共15卷,收录西安碑林旧藏与新藏各类碑刻文物2400余种,图片4000余幅,按照碑刻的类别划分为碑刻碑帖类、墓志类、画像石类、石刻造像类、石刻图画类、经幢类共六大门类。由西安碑林博物馆原馆长赵力光研究馆员、现馆长裴建平研究馆员担任总主编,集西安碑林博物馆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与人们的穿戴、饮食、农作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重拾绍兴民众记忆深处的二十四节气生活画卷和历史知识,昨天上午,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的《2018年春语·绍兴二十四节气非遗主题展》,在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