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历史学 史学史相关记录111条 . 查询时间(0.197 秒)
在历史学因其人文特征所导致的那些非实证属性被普遍关注的今天,史学史的学科建设尤显重要。史学史研究不仅展示了历史学自身发展的具体过程,而且成为那些理论阐发的事实依据。中国的史学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对史学史作学科意义上的理论构建和全面研究,则主要反映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60年中。
“唐宋变革”问题自1910年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氏正式提出后,逐步成为唐宋史领域内吸引众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时至今日依然如此。近年来,对“唐宋变革”理论本身发展历史的回顾也在进行。美国方面,包弼德(Peter Bol)先生的《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史的变化为主》一文对美国学者的研究情况做了比较详尽的说明。[1]发表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上的日本学者宫泽知之的《唐宋社会变革论》一文简要介绍了战后日本...
中国新时期,西方史学史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我们迈步新世纪,立意开创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新局面的时候,不由想起了我们的前辈,想起了他们创业的困难,耕耘的艰辛。茫茫大漠,人们多么渴望能听到先行者的驼铃;置身浩浩丛莽,人们多么希望能发现探索者的足印,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耿淡如先生(1898—1975年)便是这样的一位先行者,一位在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中国的西方史学史学科建设的耕耘者与奠基者。耿淡如先生生前...
蒙文通著的《中国史学史》最近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这为广大史学史研究者阅读该书提供了方便。 蒙文通是研究史学史的名家。1946年,顾颉刚在评论当代中国史学及史家时,就提到蒙文通的史学史成就,他说:“前四川省立图书馆馆长现任华西大学教授蒙文通是治史学史最有成就的一位,虽然他不长于外文,但是他能批判接受西洋史学史权威的方法。”此前史学界已经出版了三部以“中国史学史”为书名的专著,按出版先后...
  魏晋南北朝是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但不知何故,研究这一段的老一辈学者中除周一良先生外,其他人对此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周一良先生始终没有停止对这一段史学史的思考。他撰写的第一篇史学论文就是《魏收之史学》。该文1934年发表于《燕京学报》第18期。当时他只是一名年仅21岁的大学三年级学生。然而直到今天,这篇文章都极具参考价值,研究北朝史、研究史学史不可不读。上个世纪8...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版,平装大32开,20元。 目录: 序论 一、史、史学史学史 二、中国史学史的内容 三、参考书 四、教学计划 上编 古代史学 第一章 古代史学的萌芽时期(殷-西周-春秋) 一、史学的起源。二、殷周的史官。三、西周、春秋时代的史书。四、本期史学总述。 第二章 古代史学的初步发展时期(战国一秦朝) 一、记言史的发展。二、编年史的发展。三、其他史书...
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史学史研究成绩斐然,在资料、观念、研究视角以及西方当代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方面都颇具特色。本文分三个时期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港台地区的史学史研究成就和特点作了评述。指出.在60年代以前,其研究仍属40年代大陆风格的延续;至70年代中期后,始进入较大发展时期,研究队伍扩大,视野日见开阔,方法上亦一破过去偏重文献考证的路数,趋向于多元化;90年代以后,除研究广度有显著推进外,...
史学史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历史学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史学日趋自觉和自律的特点。本文拟在梳理这一过程基本线索的同时,对各时期的发展特点、成就及其在推进现代史学建设方面的理论意义作一初步的分析。
本书原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丛书《中华文化通志》中的“学术典”之一《史学志》,它自1998年面世以来,受到一些同行尤其是青年史学工作者的关注。但《中华文化通志》凡101册,是一个整体,不便单本销售,致使一些朋友引为憾事。据我所知,有些攻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博士学位的青年朋友,只好从图书馆借出此书予以复印,以便于浏览、参考,这使我十分感动。 近年来,上海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了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
瞿林东 主编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2年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11月   目录   在融会贯通东西方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史学理论的创新…………何兹全   关于史学理论建设的几点意见…………………………………………林甘泉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所面临的发展问题…………………………………王桧林   历史学是科学还是“人文学科”………………………………庞卓恒 吴...
一本有特点的《西方史学史     史学史       2007/12/26
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在中国艰难地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们对它的了解由最初的一鳞半爪上升为今天比较系统深入的认识,形成了一支人数虽少、但颇具成长性的专业队伍,积累起一批研究成果和基本的中文参考读物,从而将本来在高校可有可无的“西方史学史”课程发展成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相比,这门学科的园地还是“门前零落车马稀”,这对我国史学在新时期的发...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史学史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研究视野的创新关注不够、自我反思不足等。因此,史学史研究要善于应对史学领域内外变化的挑战,呼应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发展趋势,促进传统史学研究视野的转换,提升传统史学的研究水平,探寻自己的理论与方法。 传统的史学史研究模式略显保守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史学史已成为一块成熟的“领地”。不过,由于圈内学人“闭关锁国”...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是白寿彝教授在1961年创建的,具有长久的历史积累和广泛的学术影响。1978年至1986年,是奠基阶段。其主要标志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史学研究所;《史学史研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白寿彝教授主编的《史学概论》和他撰写的《中国史学史》第一册先后出版,奠定了本学科点发展的理论基础,扩大了影响。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07/8/3
瞿林东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其中收入22篇论文,涉及史学理论建设、中国史学史的学术体系、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专题等。 目  录 何兹全:在融会贯通东西方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史学理论的创新林甘泉:关于史学理论建设的几点意见王桧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庞卓恒 吴 英:历史学是科学还是“人文学科”于 沛:历史认识中的“历史事实”问题[美]伊曼纽尔·沃...
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史学史和少数民族史学史学史的研究现状,揭示了中国史学史和少数民族史学的辉煌成就而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极其薄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加强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建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的重大意义,并就建构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