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台湾相关记录237条 . 查询时间(0.089 秒)
2024年3月21日上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李鹏教授在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做了题为“‘一带一路’视域下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刍议”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李丹教授主持。
2023年4月10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义杰受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之邀,于南光一320会议室作了题为《明嘉万年间台湾岛的开发与管理——以<明万历彩绘福建海防图>为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王日根教授主持,陈博翼、刘婷玉、伍伶飞老师出席讲座。
日前,由中国出版协会举办的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揭晓,奖项设图书奖、音像电子出版物奖、出版科研论文奖三个子项奖,本届评选获奖图书100种、提名奖100种。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陈支平教授主编的《台湾通史》(六卷本)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20世纪30年代,在日据当局的主导下,以殖民地台湾为主题的鸟瞰图集中出现。这些鸟瞰图既具备地图的实用性,又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在被大量生产出来后,以多种型制在市场上流通,广受读者欢迎。鸟瞰图不仅呈现了台湾最新的地理知识,也展示了全岛的资源分布和依附性发展,显示出殖民当局掌握了“鸟瞰”式统治全岛的能力。鸟瞰图在构图方面,总是将官署、神社等所谓日本“内地”元素置于中心位置,并进行细节描绘和放大处理。在...
雾社事件是20世纪30年代台湾少数民族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著名案例,多年来得到学界极大的关注。大体而言,以往研究多把该事件作为时代背景下的案例进行考察,从各个角度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笔者尝试的是在长时段的历史进程中重新思考该事件。从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到1930年,对于当时的人,尤其是一些长者来说,雾社事件并非孤立、偶然的,而是其生命旅程中发生的一件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必然性。雾社少数民族自接受...
以林献堂为首的台湾知识分子精英,受梁启超的启发,联合日本著名民权运动者板垣退助,促成“同化会”在台湾成立,是为台湾近代民族民主运动的滥觞。“同化会”所表达的对台湾人民被殖民地位的同情,要求取消差别待遇,主张台人与日人平等,在当时的台湾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它使台湾人民第一次参与到向日本殖民当局争取政治权利的民族民主运动中来,感知到运动带来的思想冲击,增强了他们参政议政的意识。其后的台湾各种民族民主运...
根据厦门大学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历史系学科特点,现制定厦门大学历史系2022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初试工作方案。
七十余年来,台湾的世界史研究颇有建树,其发展进程可大致划分为1945—1969年的草创时期、1970—1989年的初步发展时期和1990—2021年的新阶段。检视其议题和理路即可发现,台湾学界重点关注15世纪以来的世界史尤其是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追踪西方史学潮流为能事,研究视角呈现“从中国看世界”到“从台湾看周边”的位移。由此,在继承民国西洋史以建构本土世界史教研体系、推动本土史学发展和繁荣华语...
光复初期,台湾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广播系统。光复后,台湾广播电台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展开合作,利用广播传播国家意识,对台湾民众进行“去殖民化”与“再中国化”。然而受日本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加之国民党政权治理不力等原因,国家意识传播陷入困境,传播空间受到台湾地方意识的挤压。特别是在“二二八事件”中,台湾广播中国家意识传播被迫中断,广播一度成为部分台籍精英传播台湾地方意识的工具。虽然“二二八事件”后,国民...
作为中国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台湾史是一门兼具学术与政治意义的新兴特色学科。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从服务于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角度,探讨台湾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台湾史“三大体系”内部结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学科体系是基本框架,学术体系是核心内容,话语体系是表现形式,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的台湾史研究体系。加强台湾史“三大体系”建设和创新,可以推动台湾史...
明末,西方殖民势力已触及东亚,并试图以台湾为基地,扩张其在东亚的贸易和殖民利益。清顺治末年,郑成功挥师东进,赶走荷兰殖民者,为此后清朝统一台湾奠定了基础。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帝去世,年幼的康熙帝继位,实现大一统的历史重任便落在康熙君臣肩上。
台湾通史》(6卷本)日前在北京举办全国首发式暨座谈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独’分子极力推行‘去中国化’,在历史表述上炮制种种谎言以及貌似学术的歪理邪说。作为史学工作者,对台湾历史正本清源,我们责无旁贷。”年近七旬的《台湾通史》主编、闽南师范大学教授陈支平说。
近代以来,在国族主义浸润下,国人旅行旨趣由个人转向国家,旅行被视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途径,从而形成国族主义旅行观。受此影响,光复初期旅行者对台湾的“旅行”“观看”,成为一种极具生产、创造性的文化行为,其旅行书写,则形成目的性的“知识体系”,用以增强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双向认同。概言之,旅行者通过对台湾历史与地理的介绍,把台湾形塑成中华民族固有且不可或缺的历史领土;同时,大力宣传台湾的风光等自然资源...
2021年3月2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论坛2021年第3期顺利举办。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邀请,台湾清华大学通识中心暨历史所合聘助理教授陈丽华,以“族群与政治:台湾六堆客家人认同的形成”为题,通过腾讯视频会议形式做线上学术讲演,同时在中国历史研究院阅微厅开设线下会场。讲演由台湾史研究室副主任程朝云主持,近代史研究所部分人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021年1月26日,黄智贤博士受聘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兼职教授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历史学院举行。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振林,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赵清,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校台港澳办副主任孔剑锋,台研所刘相平、张萌及部分同学参加聘任仪式。仪式由刘相平教授主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