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宏观经济学 公平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1 秒)
共同富裕建立在效率和公平互促的基础之上,否则,要么会出现社会分化,要么会陷入共同贫困。一般地,收入结构影响社会效率的内在机制体现在这样两方面:(1)在微观层面上,相对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有助于激励人们的劳动支出和提高劳动效率;(2)在宏观层面上,相对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并推动社会合作。因此,即使效率和公平在短期内呈现出某种替代性,但在长期上也具有越来越强的互补性;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
公平分配是公共租赁住房的“生命线”,它包括分配准则公平、分配程序公平、信息公平、人际公平与分配结果公平等五个维度。自从“二战”结束以来,荷兰历届政府注重公共租赁住房的公平分配,先后采取了分发模式与选择模式来提高分配的公平性。荷兰的不断探索及其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为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系统建设应坚持以公平分配为根本原则,并及早从分配机制、分配体制、分配制度、分...
促进初次分配公平     初次分配  公平       2010/6/30
初次分配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环节,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关系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是由所有制关系决定的,并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马克思指出:“在分配是产品分配之前,它是生产工具的分配,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这是上述同一关系的进一步规定”。这段论述把分配区分为“要素分配”和“产品分配”,“产品的分配”指的是“原来意义上的分配”;“要素的分配”也称为“生产的分配”,指的...
2009年12月5日,山东大学举行“经济增长、社会公平与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省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樊丽明,副校长陈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最近,我们运用资金流量表的数据,完成了一项关于中国储蓄结构的研究。调查表明,居民储蓄率下降,政府和企业储蓄率上升。由于资金流量表的数据滞后两年,这项研究只能覆盖1992~2003年共12年的情况。
以物权为切入口,认为确认物之归属的物权效率与物权公平的低层级统一,依靠物权二元结构的物权制度建立,使之转化为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趋向高层统一。物权制度的两个统一可应用于初次分配的对立统一。高层面统一是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的作用,限制权利滥用,使权利社会化而导致收入分配均衡,这种均衡不是要素所有的配置结果。效率优先论是“权利本位”的价值体现,富人高效率的“蛋糕”不可能分给穷人。把握效率与公平在初次分配中...
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效率  公平       2008/12/15
  我国在1956年以后,经历了从 “公平优先”思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思想的转变,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经历了比较大的反复。这期间,我国经历了市场类型、所有制方式和分配方式的转变,一方面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另一方面,也通过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使经济社会不公平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我国的收入差距悬殊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
略论公平与效率的兼容     效率  公平       2008/12/1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改革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公平与效率的对立是显而突出的,而其兼容的一面却因隐而往往被忽视。在讨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人们一般将两者看成是矛盾的,故对问题的争论总是局限在这样的范围内:牺牲公平以求效率或牺牲效率以求公平;以牺牲尽可能小的公平换取尽可能大的效率或以牺牲尽可能小的效率换取尽可能大
效率优先实现公平     公平  效率优先       2008/11/19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在享受着它所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下岗、再就业、地区差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一些人开始对改革的最终目的——共同富裕表示怀疑。而市场经济还要继续发展,效率还要提高,分配上的差距势必还要拉大,因此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我国在下一个世纪经济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课题。
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制度内工资平均主义”和“制度外收入差距过大”同时并存。“制度内工资平均主义”,直接导致人才队伍激励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国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只有吃饱穿暖了,才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只有实现了经济自由,才能享有尊严和实现更全面的发展。自由的真谛不在于不受束缚,而在于社会主体能够自主地作出决定。这样来看,自由恰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所说,不仅仅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价值目标,同时也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手段。据他考察,自由度比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高。
 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它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在追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政策取向将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避免出现穷人依...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理解“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意义时,引发了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否可以作为收入分配原则的讨论。这场讨论十分有意义,它有利于厘清某些长期模糊不清的概念,正确区分生产者行为和政府行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