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美学 >>> 美学原理 中国美学史 东方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 西方现代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艺术美学 技术美学 美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美学 海德格尔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288 秒)
海德格尔思想被介绍入中国已有70余年。这期间,海德格尔美学的接受呈现出 “先冷后热”的特点。以尼采、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思潮在中国思想界的广泛传播,加速了“主体性”从群体理性到个体感性的分化与突进。20世纪90年代至今,“海德格尔美学研究”成为“显学”,相关著作、论文大量涌现。随着研究的逐渐展开与深入,新时期美学诸流派也开始有意识地吸取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来发展或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与之相关的学术...
海德格尔研究中,人们通常把其艺术之思视作美学。但美学作为行至真理半途而无“命运”发问的理论思路,在其存在之思中是没有地位的,特别是注重体验的现代美学及其艺术在他看来更是无根之说。用美学去阐释他的艺术之思是隔靴搔痒,尤其对《艺术作品的本源》这样貌似美学的论著说来更是如此。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海德格尔认为艺术进入美学视野并成为体验的激发器,乃是现代的第三个根本现象。
尼采把由“上帝之死”带给人的精神处境称为虚无主义。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即价值的沦落,并试图以审美排斥虚无。海德格尔则认为,审美无助于摆脱虚无,相反,虚无将解构审美。只有摆脱形而上学的束缚,从存在那里接受尺度,人才能踏上“还乡”之路。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由职业从事者研究的知识学在中国迄今几近百年。在这期间,真正称得上有规模的学科的研究则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因为这时,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研究论著,且有几个学院开设了研究生课程,培养了一批音乐美学硕士和博士。这意味中国的音乐美学研究的成绩主要产生于20世纪后20年。 我们都知道Aesthetics of Music非中国文化传统之物,而是西方文化所创造。它生根于西方的哲学以及艺术...
一 1935年至1936年间,海德格尔以“艺术作品的本源”为题在弗莱堡等地作了多次学术演讲。这足以见出其重要性,按加达默尔的说法,“这是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2]。 毫无疑问,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为题的演讲也是一轰动一时的美学事件,可以说,它是海德格尔探索与发展存在论美学思想的重要表征,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简而言之,它将传统美学的艺术之思或曰将传统美学本身给摧毁了,要不也可以表述为,它真正地...
海德格尔认为,审美体验是西方美学解释艺术本质的主导方式。但这种对艺术中主体因素(体验者)的强调,却导致了艺术的终结。据此,搁置主体性,放逐审美体验,让作品摆脱艺术家和欣赏者的钳制而独立,就成为一条有效的艺术救赎之路。本文认为,海德格尔从作品寻找艺术本源的方式,并无法改变艺术由人创制、为人而在的基本事实。这一事实说明,审美体验对于理解美和艺术的本质仍具有不可或缺性;也说明当代美学的任务不是放弃体验,...
西方美学史上对艺术真实性的证明大都没有像对艺术非真实性的证明那样有力,柏拉图正是借模仿论之手将艺术贬低为影子的影子的。即便是在一心想捍卫艺术的真理性质的黑格尔那里,艺术的真实性最终还是被更真实的绝对理念吞噬殆尽。但十分不利的历史参照系并未使海德格尔知难而退,他从追问什么叫物入手,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大地构想,认为艺术作品中发生的的世界对大地的显现和大地对世界的反显现之争正是不可替代的艺术真理所在,进...
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  艺术哲学       2008/1/12
本文对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疏理和论述。认为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对艺术的形而上沉思,对诗与思、语言的人本学阐释体现了西方现代哲学的理论深度。海德格尔把存在问题与艺术问题联系起来思索,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与理解西方近现代哲学和美学传统;他试图把艺术生成和真理发生统一起来,引导人们重新确立现代艺术价值尺度;他主张在人学层次上把诗、思、语言三者贯通,尤其把语言与存在联系起来考察,为更深入...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最具魅力的思想家,那么海德格尔有美学吗?他又是如何看待美学的呢?在他存在的历史之中他如何对美学进行评价与定位呢?作者沿着他开辟的“思”之路径,探究海德格尔对于美学、艺术、诗等问题的思考,以及海德格尔对中国美学的意义。 请读片断: 第五节真理问题   真理问题也是一个海德格尔毕生追问的大问题,因为自古以来,哲学总是把存在与真理相提并论,当存在观发生变化以后,真理...
什么是死亡?海德格尔早期认为:要深思死亡就要去掉日常态度对死亡的遮蔽,即不能把死亡简单地当作一个事件;在此基础上,死亡的本性才显现出来。但此显现也是遮蔽,死亡的本性在海德格尔中期思想中表现为去掉形而上学态度对死亡的遮蔽。不仅如此,海德格尔晚期思想中死亡的本性又被把握为聚集,以此海德格尔死亡思想自身相区分。在此,我们与海德格尔相遇并去经验死亡这一事情。
海德格尔在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中,提出了一个既是美学的、在他看来根本上又是哲学的最深层次的问题,即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然而,经过绕圈子的一场讨论,他在文末的“后记”中却承认这个问题是一个“艺术之谜”,“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谜。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谜”(第63页);而在“附录...
海德格尔在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中,提出了一个既是美学的、在他看来根本上又是哲学的最深层次的问题,即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然而,经过绕圈子的一场讨论,他在文末的“后记”中却承认这个问题是一个“艺术之谜”,“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谜。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谜”(第63页);而在“附录”中也谈到:“艺术是什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