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人性论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16 秒)
人性论在儒家思想或中国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思想丰富,从孔子到子思虽未明言性善,但有性善论的倾向,到了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董仲舒的人性论继先秦儒家人性论之后,开汉代儒学的人性论之先,他提出性三品说、以中民论性说和性善情恶说。董仲舒的人性论对后世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重要的、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性三品”说在由汉至唐乃至宋初的人性论史上占有主流地位。在先秦儒学与宋明...
关于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以及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多,但是,仍有未尽人意之处。本文拟另辟蹊径,从“性”字的结构入手,试图对其作进一步研究。
 西方哲学背景下的中国哲学的性质、形态、历史、现状、未来等问题,不断地被追问。诸如中国有无哲学?中西哲学有何异同?中国古代哲学有无现代价值?中西哲学如何对话?等等,百多年来,不断变换着的问题,都是在西学背景下的提问。这些提问虽然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外在的性质,但潜藏在这些提问与回答背后,作为提问与回答的前提、基础和最终目的的深层实质问题——哲学是什么?哲学应该是什么?哲学作为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评爱尔维修的人性论     人性论  爱尔维修       2008/11/21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和世界观,它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尽管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人性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如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自我完善”、“自爱”、“求乐避苦”……等等),但它的核心则都是人性自私论。爱尔维修的人性论是其中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影响的一种,剖析一下爱尔维修人性论的主要内容、历史作用和失误原因,对于我们认清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的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有意义的。
《道德的理想主义与人性论          2008/1/7
我们已说「怵惕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实践」的先验根据﹐是「道德的理想主义」所以心然极成之确乎其不可拔的基础。离乎怵惕恻隐之心﹐不可说道德的实践。「实践」是人的分内事﹐不是物的分内事。人的任何实践皆不离开「怵惕恻隐之心」这个普遍条件的笼罩。若是离开这个普遍的条件而尚可以为实践﹐则那实践必不是实践﹐只是动物性的发作﹐在人间社会内必不能有任何价值或理想的意义。当然﹐在政治或社会的实践中﹐必不只是这个普遍的...
七,排“欲”出“性”――孟子的人性论(略)  由晚年孔子所开创的内在道德先验论,被子思发扬光大,却被子思弟子所扬弃。《性自命出》的外在道德先验论无疑意味着对孔子、子思形上学传统的偏离甚至背离,也标志着儒学发展的重大转向。这一学说影响甚巨,可以说主导着当时学术界的主流。别的且不说,只要看看年长于孟子并屡屡和孟子辩难的告子的言论,不是正和《性自命出》相互呼应吗?战国中期起而扭转这一趋势并使儒学发展重归...
引言  一个半世纪以来,如何处理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中国思想界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虽争论的波涛此起彼伏,意见纷呈,但问题依旧,令人茫然。今反观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空谈甚于务实。那虚浮华丽的言辞掩饰不住思想的苍白,那躁动激昂的情绪遮盖不了内心的空虚。如此何能够以切实地解决问题!  路在何方?去想一想宋明时期的大儒吧!他们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们已经为我们指明了...
何为“天地之性”?依愚见,“天地之性”也就是伯阳父所说的“天地之气”,只不过子产把“天地之气”即阴阳二气当作“天地之性”而已。此“性”当然不是情欲,而应该解为本性。  其四,以“气”释“性”带来的另一个现象是,以“气”论思维来进一步探索“天”赋予“性”于人的过程。如《左传》成公十三年:“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仪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天地之中...
五,导“性”为“道”――子思的人性论  晚年孔子所创立的形上学为其后儒家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如果说早期孔子侧重于仁礼名教之学,晚年孔子致力于以易为最高概念的宇宙论,而处在两者之间的心性学说尚嫌粗疏的话,那么心性问题正是战国儒学乃至整个战国哲学界的理论焦点。让我们先来看孔子嫡孙、战国初期大儒子思的人性学说。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研究,现存子思著作主要有《天命》(今本《中庸》除以孔子语单独成...
六,“情”系“性”“道”――《性自命出》的人性论  在郭店楚简中,《成之闻之》、《性自命出》、《尊德义》、《六德》四篇不但竹简形制一样,而且思想一贯,当出自一人之手。我以为,此人很可能就是子思弟子孟轲。不过,此孟轲非孟子。根据笔者的新考,子思年九十二,生活在公元前504-403年之间,但这仍不能与孟子时代相接,而多种典籍中有关孟子受业于子思的说法乃至有关子思、孟轲相见的记载又难以置疑。实际情况是:...
对于宋代理学,王夫之曾作过这样的评价:“微有宋诸先生洗心藏密,即人事以推本于天,反求于性,以正大经,立大本……”(《读通鉴论》卷十九)又说:“有宋诸先生,推极于天而实之以性,核之以心得,严以躬修,非故取其显者而微之,卑者而高之也。”(同上)王夫之这两段概括,既揭明了贯穿理学始终的天人合一意识,又揭示出理学家的一个基本特征:其探讨虽高扬宇宙天道,而重心却集中在人性论上。因此,对于宋明理学,与其从宇宙...
本文认为,荀子所谓“人之性恶”是一个经验论的命题,在形上学的层面上,荀子并不是一个性恶论者。在荀学的观念体系中,与孟子所言之“性”相对应的观念并不是“性”,而是所谓的“伪”。也即是说,在荀子这里,具有“人之所以为人”之内涵与规定的概念是“伪”而不是“性”。所以虽然荀子有“人之性恶”的说法,但若从“伪”的角度说,荀子其实是个“性善论”者。
本文深入分析了船山哲学中“气”“质”的关系与“气质之性”的意义。论文指出,船山反对使用“性在气质中”的讲法,而始终主张的是“气质中之性”的提法。“性在气质中”和“气质中之性”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正如 “哲学在中国”和“中国的哲学”的区别一样。这一点最鲜明地体现了船山与朱子理气观念上的最基本的分别,这也是明代中后期思想的共识,体现了在经历明中期以来的在“理”的理解方面的“去实体化”的转向以后,哲学家...
文章介绍评述了美国汉学家蒙罗(DonaldJ.Munro)的学术成果。《早期中国人的概念》阐发了中国人性论中自然平等的观念和道德典范的作用,并发现了中国哲学中的行为主义倾向。《人性之象:宋代的描写》侧重分析朱熹人性论中事实与价值的混合。《当代中国人的概念》研究了本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对人性的看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蒙罗着重分析了“帝国式的探索方式”的起源、弊端。
改造人性论,开创新儒学     人性论  新儒学       2007/9/7
本文试图在系统考察传统人性论尤其儒家人性论起源与演变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改造传统人性论,从而开创新儒学、开展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初步设想,希望能够得到海内外方家的批评和指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