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新世纪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152 秒)
世纪之交的鲁迅论争到新世纪的“回归鲁迅”,影视作品中对鲁迅的解构与重构也出现了从天上走向人间、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向。一方面关于鲁迅的影视记录更加真实完整,还原了丰富的鲁迅世界;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在对鲁迅形象进行艺术创作时,回归大众视野,注重鲁迅多元化形象的呈现。因此,在关照新世纪影视作品中的鲁迅形象时可从“记录鲁迅”和“创作鲁迅”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前者是指以鲁迅本体作为阐释对象的纪录片,旨在还原鲁迅...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记忆与回忆为主题的研究风气日渐兴起,发展为欧美学术界跨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流行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记忆理论,大多以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的经典论述为源泉,并结合各国的学术传统及经验研究而批判性地发展起来。进入新世纪以后,这股“记忆之风”在中国学界和公共空间激起“发掘记忆,重构历史”的学术意识。在中国社会、历史及文化的研究中,值得重视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历史记忆与...
新世纪全球史的发展趋势     新世纪  全球史  世界史  兴起  发展       2021/9/17
全球史(本文所说的“世界史”与之同义)的突出特点是在研究中利用广泛的空间视角,不再强调单个民族或文明,而是关注通过移民、征服、贸易所引起的民族、商品、思想跨区域互动。正如全球史研究的奠基人威廉·H. 麦克尼尔认为,“我们所说的世界史,强调跨时代和跨空间的运动、互动和转型”。美国“世界历史学会”(World History Association,简称WHA)前主席阿尔弗雷德·J. 安德烈也认为,“...
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出版一批口述历史理论著作,发表一系列研究文章,对中国口述历史理论的建设,从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学者们对口述历史的性质及其作用,认为其为史学的分支学科或史学方法,可以丰富历史研究的资料,引起历史研究方式的变化等;对口述历史的具体方法,则从口述者、访谈者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对两者的角色、职责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对如何加强口述历史的规范,则强调采访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各种资料准备,了...
近日,由我校《国际汉学》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办,我校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协办的“新世纪以来海外中国史研究的趋势与动态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我校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教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孙健博士、《国际汉学》编辑部主任杨慧玲教授以及《国际汉学》编辑部成员参加会议。
为推动明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新世纪明史研究的新热点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资助,历史所明史研究室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行政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黑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新世纪以来,随着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和研究环境的日益宽松与开放,中共创建史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更加丰富和系统,诸多疑难问题的探讨也更加细致、评述也更为客观。本文仅就国内学术理论界十年来对中共创建史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作一归纳梳理和简要评述,以期对进一步研究中共创建史有所裨益。
在辛亥革命系列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清史工程、西方分析框架的“中国化”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下,2000—2009年间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在史实考订、文献整理与编辑出版、研究范式与辛亥革命评价标准、辛亥革命性质、清末新政等诸方面均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史与社会史互动研究;探究各地革命之间的共性与独特性,合理解释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多维视角诠释辛亥革命史,打破惯有思维定势,从而拓宽...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是时代赋予中国社会科学的神圣使命,也是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途径。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组织撰写了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6-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准确地把握学术前沿,科学地认识...
新世纪以来,红军长征史的研究呈现多样化并在深入、互动中前进的活跃局面。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特点,评析了关于红军长征的原因、出发地、会师地、里程、重要会议、领导层变迁、密电、意义等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和推进研究深入发展的途径。
经单位推荐、市人事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学校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韩建业教授被选拔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根据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制发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组织进行,主要选拔支持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中青年科研人才。市级人选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100名。入选人员将在科研经费资助、项目申报、培训进修、服务保...
面向新世纪,史学家要以更为开放和健康的心态迎接史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史学的繁荣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它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程度,史学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中、外史学史都证明,史学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史料积累,它首先需要的是史学家的观念更新和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近二十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也是不断改革开放和理论创新的过程。
经学校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我所教授彭南生博士选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2004年启动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三个层次中的第二层次,仅次于“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由原“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校青年教师奖”等计划整合而成,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提升高校教师...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史学和比较历史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2004年4月8~10日,由复旦大学历史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和喜玛拉雅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史学和比较历史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海内外40多位著名的专家学者,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后现代史学家海登•怀特(Hayden Whtie)教授...
光明日报2006年9月5日讯 日前,来自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浙江大学等学校的30余位代表汇集黑龙江大学围绕学科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发展趋向及新的增长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充分强调了全国高校古委会在组织项目、培养人才等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专家们指出,目前存在着本科生对古典文献学了解少、硕士生课程安排不合理、研究经费短缺等一些问题。他们主张,在21世纪重振中华文化的条件下加强古典...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