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哲学 心性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089 秒)
2020年12月21日19:00——21:00,南强哲学论坛第215期暨朱子学与中国哲学系列讲座第41讲在联兴楼101会议室与腾讯会议同步进行。应厦门大学哲学系谢晓东教授邀请,中央党校督学、教授、博导乔清举教授带来了题为《朱子心性论的结构与张力》的讲座。厦门大学哲学系陈强副教授、相关专业同学以及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哲学爱好者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文认为道家心性论是与儒家、佛教心性论迥然相异的中国心性论的第三种形态。道是道家心性论的理论基础,由道而性、而心,是道家心性论的具体展开。命论与生死论,是道家心性论的外在延伸。致虚守静是道家修养论的主旨。自然、自在而自由,和谐、和睦而和适,是道家心性论的基本内容。
受傅伟勋教授以及弗兰克(Frankle)意义治疗学(Logotherapy)的启发,笔者自80年代以来即开始研究儒佛道和新儒家的意义治疗思想,本文即是在多篇论著的基础上,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基本义理运用于教育和心理治疗。儒、道、佛的心性道德思想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华人文化土壤里,它们已经交融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本文对儒、道、佛三家所作的概括各有异同,儒家用“意义治疗”一词,道家用“存有...
道家心性论研究     道家  心性论       2009/7/13
蒙文通曾说:“儒家心性之论,亦以兼取道家而益精”(《蒙文通文集》第1卷,第256页),提示了儒、道两家于心性之论相互切磋的深刻关系。但是,我们在泛滥于儒家心性论的同时,反倒昧于道家心性论的形态和特征,似乎心性哲学只是儒家的“独门功夫”。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道家心性论,描摹它的理论形态和特征,并检讨它与儒家心性论、道教心性学间的复杂关系。
牟宗三的现代新儒学很重视对传统心性之学的继承与发展,他将心性本体视作“既存有又活动”的最高实在,以心性论去界说一般的人性论问题,并以“智的直觉”这一道德实践的工夫论作为把握“心性无限量”的基本方法,而内圣开出新外王的任务又促使了“良知自我坎陷”说的出场,从而构成了牟宗三现代新儒学心性论既“照着说”又“接着说”的学理倾向,标明了他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特质。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件第三编第六章 韩愈、李翱心性哲学与反佛思想。
緣起:心性的自然根源世界是個總體存在,但如何認識世界的存在,卻依賴於存在物的心性能力,不同的心性能力,會對世界產生不同的觸感.食感.冷熱感.色感.乾濕感……以及許多難以言說.難以指明的無感之感。世界的存有並非世界中生物所能跨越與否定的,但世界究竟何所是.何所能?究竟如何處理生物在世界的生存問題?究竟如何面對生物與世界萬物的關係?究竟如何認識生物生活其中的世界?卻是各該生物無可逃免的生活律令。
王船山的心性     王船山  心性论       2008/1/22
性命范畴展开为力命和心性。力命是讲主体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与客体的自然必然性、法则性;人力、人为与天命、命运的关系。船山说:人珍惜人的生命存在,“胥为生矣,举@①行喙息、高骞深泳之生汇而统之于人,人者天地之所以治万物也;举川涵石韫、敷荣落实之生质而统之于人,人者天地之所以用万物也”。
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          2008/1/3
心性问题在印度佛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佛学中,更成为了核心问题。中国佛学相对于印度佛学的转折性发展,正是围绕一种新的心性说展开的。吕澂先生曾经对印度佛学和中国佛学心性说的特质予以总结。他认为,印度佛学关于心性的思想是“心性本寂”,即“性寂说”;而中国佛学关于心性的思想是“心性本觉”,即“性觉说”[1]。在这样的区分下,吕先生本着印度佛学唯识学的立场,认为“性觉说”是对佛教的背离,对之进行...
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     郭店楚简  孟子  心性论  情       2007/9/17
内容提要 郭店儒家简有较丰富的人性天命说的内容。人的性情,禀赋自天。神秘的天道天德是人道人性的终极根据。肯定人的情气和内在生命有为善的趋势,以情言性,即心言性,是楚简与《孟子》的相同之点。在存心养性、“仁内义外”的问题上,二者有所区别。孟子对他以前的心性论作了理论的提升和推进。理解“情”与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内在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四端七情”恰恰是天人之际的纽带。性善论既是道德理性普遍主义的提扬,又...
熹的心性论,是建立在他的宇宙本体论的基础之上的。在宇宙论上,他确立了以形而上之理为本体的理气二元论。按照一般的解释,他在心性论上;便是以理为性,以气为心,性和心便是形上与形下、体与用的关系。但是仅仅这样解释朱熹的心性论,那就未免太简单了。
中国佛教心性论是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思想旨趣最为契合之点,也是中国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佛教哲学思想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本文著重就形成这种契合的文化根据和历史根据作一纵向横向结合的论述,以求教於方家。
摘要:“寂感”说是《易传》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宋代儒、道、佛三教合流的思想大背景之下,宋人对其做了多方面的阐释,集中体现了他们对心性问题的理解,以及对心性修养功夫的提倡。关键词:寂感 心性论 性情 中和Disposition Explanation to the “Quiet Sense ” in “Yi”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MaXingxiang(College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