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法学 >>> 理论法学 法律史学 部门法学 国际法学 法律法规 判决文书 法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法学 证据相关记录254条 . 查询时间(0.116 秒)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一起因在微信群中侮辱诽谤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案件。案中原告通过偷录被告微信聊天的方法取得证据,被告认为原告侵犯了其隐私权,证据不合法。最终法院判决,原告在取得涉案证据过程中,严重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该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近日,法律出版社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好书荣誉榜。我院潘金贵教授主编的《证据运用实务教程》入选“法律出版社2023年度十大好书”。《证据运用实务教程》是讲授证据运用的实务型教科书,作者群体覆盖刑事、民事、行政领域,均长期在理论教学或司法实务一线,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特别注重全方位培养读者的理解、分析及证据运用能力。此书立足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既有规定,涵盖证据运用基本知识和实...
2023年11月23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海外新视界”第二十讲在学院路校区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日本一桥大学法学院杉山悦子(Sugiyama Etsuko)教授,讲座主题是“数字时代新型证据证据调查”。本场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事诉讼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纪格非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金印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曹志勋副教授和刘哲玮副教授与谈...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0月27日下午14:30,法学院在B6116教室举办了“法院刑事诉讼证据审查的要求”专题讲座,讲座邀请了甘孜州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庭长邵苓担任主讲,学院师生300余人到场听取讲座。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胡选洪教授主持。
2023年8月6日-8月1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育部证据科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十期证据法学高级师资研讨培训班”在辽宁大连成功举行。本次研讨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37所高校、21个实务部门的近130位学员参加。
2023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孙远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以审判为中心改革背景下的证据制度研究”通过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验收,顺利结项。该项目中期成果为CSSCI期刊论文四篇,最终成果为书稿《以审判为中心改革背景下的证据制度研究》,共20万字。
2023年4月22日,由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主办,西南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研究中心承办,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和北大法宝学堂协办的第二届“证据法学论坛”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
近日,第二届“证据法学论坛”征文比赛公布了获奖名单,我院冀祥德教授与刘潇雨同学合作的《非法电子数据排除的理论反思与制度完善》荣获三等奖以及刘沛宏同学的《区块链存证技术的刑事证据适用范式研究》在该比赛中获奖。
2023年3月26日晚上7点,由西南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研究中心主办,北大法宝学堂、福建壶兰律师事务所协办的证据刑辩讲堂第47讲“法庭证明的方法论:刑事诉讼的视角”讲座成功举行。作为本学期线下活动恢复后的首场讲座,本次活动在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和北大法宝线上直播间同步进行。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晓娜教授担任主讲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研究中心...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趋于深化,我国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证据规则逐渐确立。《监察法》《监察法实施条例》中,对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证据规则进行了分散式规定。相较于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监察调查的证据规则尚不完善。当前对监察证据规则的研究较为初步,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在对《监察法》《监察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进行法教义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证据能力规则与证明力规则两分来构建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证据规则理论体系...
近日,由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证据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潘金贵主编的“西南政法大学新文科系列”《证据法学》教材被法律出版社评为“2022年度教材类畅销书”。
2022年6月2日下午,国际法系举办了以“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为主题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毛立新博士主讲,国际法系焦阳副教授主持,韩笑老师和近30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属于“法学本科生课程专家进课堂”的一部分。
随着人工智能(AI)的普及,机器和软件机器人对人类行为的监控产生了所谓的机器证据。这种新型证据对传统上为人类的证言证据量身定制的世界各国司法系统的刑事程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的重点是在刑事审判中作为证据提出的、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产生的信息,此类系统观察和评估人类使用者的行为,预测其未来的行为,以便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这类证据源于消费品产生的数据,一个鲜明的例子是自动化驾驶:以安全为特征的驾...
汤某与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为其提供加工后的半成品服装,但该公司仅支付部分货款,对剩余货款一直不予支付。汤某虽然向法院提交了运输货物的物流单、微信聊天的截屏、货物入库单等证据,但都无法直接证明该公司尚欠汤某货款具体数额。
2021年5月28日晚,青岛大学法学院法学名家讲堂在青岛大学笃行楼模拟法庭报告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喜芬教授出席,以“大数据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初探”为题给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解。讲座由青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静老师主持,山东大学法学院讲师赵恒博士、青岛大学法学院讲师陈喆博士参加与谈,青岛大学百余名师生参与讲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