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先秦哲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先秦哲学相关记录1305条 . 查询时间(3.142 秒)
工业文明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面貌,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原来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现在被“物”化了;人类在不断增强认识和控制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观便为世界环境运动所称道,甚至被簇拥为一面环保旗帜。问题是,这面旗帜能够引导人们克服现代环境危机吗?它本身有过弥补中国古代环境状况的业绩吗?它的实际效用往往语焉不...
先秦思想家普遍认为人应该依据对于真理的认识来行为,但对于究竟什么是人应当据以行为的真理,不同的思想家则有不同的回答。道家鼻祖老子强调在道本体论上的自然无为,认为真理即道,据道的行为则是自然无为。然而,这恰恰与老子提出这一看法的形式——“言”是相矛盾的。因为言作为辩诘,作为表达,是人之社会化的表现,是一种人文、一种有为。人文有为的“言”与自然无为的“道”,显然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在“言”与“道”的...
由中华日本哲学会、中国实学会、韩国东洋哲学会、韩国儒教学会、日本阳明学联络会等联合主办的2009延边大学“儒释道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会将于2009年7月24日在吉林省延边大学举行。目前,正式报名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中国学者有六十多位,国外学者近三十位,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表示希望参加。
主体客体对立是两千多年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基点,也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长期以来使用的主要方法。道家哲学严格说来不同于西方的形而上学体系,而是以心物一体、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前形而上学。海德格尔以毕生的精力探讨存在问题,采用多种多样的表达,转换探询问题的角度,试图把哲学思考从形而上学体系中解脱出来。我们不妨借鉴海氏对前形而上学生存论的细密分析和阐述,对中国道家较为笼统综合的心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做一番新...
道家心性论研究     道家  心性论       2009/7/13
蒙文通曾说:“儒家心性之论,亦以兼取道家而益精”(《蒙文通文集》第1卷,第256页),提示了儒、道两家于心性之论相互切磋的深刻关系。但是,我们在泛滥于儒家心性论的同时,反倒昧于道家心性论的形态和特征,似乎心性哲学只是儒家的“独门功夫”。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道家心性论,描摹它的理论形态和特征,并检讨它与儒家心性论、道教心性学间的复杂关系。
孔子创立了“仁”的学说,并将“仁”的最基本含义确定为“爱人”。汉字的意义往往同它的字形结构有密切关系,作为会意字的“仁”字即是如此。那么“仁”字何以能够表达“爱人”的意义呢?这就需要从字形结构入手来探求“仁”字的原初意义。而要深入地讨论“仁”字的构形和本义,就难以避开“相人偶”这个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已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人偶”的进一步讨论来考察“仁”...
京房对易卦的排序被称为八宫卦序。由于六十四卦是由八个经卦两两相叠而成,许多易者都以八纯为标准对易卦进行这样或那样的八组排列。学界也常因此将八宫卦序与其他八组卦序归为一类或视其同出一源,实际上这两者是大不相同的:京房通过八宫卦序,创立了一种独特的五行解卦的易学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孔子的思想是否具有体系、其思想的核心是“仁”还是“礼”等问题上各执己见,争论不已。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即在于记载孔子思想的文本极易使人得出种种不同的诠释。为尽可能逼近和把握孔子思想的本义,笔者拟依据《论语》等经典,从其言行入手,进至文本所说的情景之中,并从其为学和思想演变的进程着眼,抓住若干系统阐述其思想及其发展历程的关键语段,通过对其文本意义的剖析,来探讨孔子思想不断发展、...
重新定位儒学:从书本走向生活      定位  儒学       2009/6/22
 作为中国文化之主体部分的儒学,在近百年来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其现实境遇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儒学已经由原来的主流文化形态一变而为裂散的、漂浮的文化碎片,并极度地边缘化和沉隐化了。在由中心到边缘、由浑沦到碎裂的过程之中,儒学遭遇到了现代工业文明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双重解构。儒学的生存空间已经十分狭小,只能在边际化的缝隙中游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儒学显然需要审时度势,重新定位。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开始了它的苦难历程,儒学也开始面对新的对手: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为了生存,为了自强,儒者们艰难地寻找着新的救国之道。它提出过“师夷制夷”,提出过“中体西用”,主张过“议会政治”,企图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最后,儒者们废除了一千多年行之有效的科举制度,把新的科学知识作为经世致用之学的基本内容。当时优秀的儒者,深知传统的“四书”、“五经”难以继续担负指导国家政治的任务,此后的辛亥...
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儒学的价值      生活  儒学  价值        2009/6/22
 有人批评,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修己以安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仁、取义,这样的要求太高,为一般人所难以达到,反倒导致虚伪。说儒家理想人格很高,是对的。儒家是主张志存高远。但说导致虚伪则不对。儒家思想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它的思想要求来自生活,不离人伦日用,匹夫匹妇日用而不知。高远的志向要通过日常的修养来建立和实现,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只有在“集义”的基础上才能养成。...
  这些年来每讲儒学总觉得该是再一波儒学“革命”的年代了。说是“再一波”,这便意味着以前也有过好几回的儒学革命,而现在又达到新的一个阶段。没错!以前最早的原始儒学先是诞生于“周代”,大行于“两汉”,又重复于“宋明”,再生于“现代”。周代重的是“宗法封建,人伦为亲”的“大一统”格局,到了汉代以后,一直到民国以前则是“帝皇专制,忠君为上”的“大统一”格局。民国以来,发展到现在,可应该是“民主宪政,公义...
人类面临个人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于上述种种矛盾,仅仅依靠西方文化是难以解决的,而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中所包含的个人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经济和谐等和谐思想却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可能,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所应当吸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现代视域中的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日前在我校召开。会议由我校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
2009年5月23日,是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泰斗张岱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为更好纪念张先生诞辰100周年并推进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5月30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华孔子学会等单位在北京达园宾馆福缘楼召开以“张岱年先生与中国哲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