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民国时期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0.149 秒)
租界卫生交涉是民国时期各种租界交涉中的一种。因卫生而产生的租界交涉不仅与租界的特殊地位有关,而且与租界、华界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关联。特权、主权、公共利益等交织在一起,加之民族主义等的影响,导致了各种租界卫生交涉的发生。租界卫生交涉涉及主权、清洁卫生等方面。各种交涉体现了租界、华界在卫生领域的关系以及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展现了租界制度与近代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
霍乱是1820年传入中国并影响至今的新型烈性传染病,探讨历史时期霍乱流行的地理规律对现代霍乱防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综合运用时空分析等方法,探讨民国时期霍乱流行的危险分区及其历史演变。
自儒学在西汉定于一尊以来,曲阜孔庙即渐由“国家培护”而“迭事修崇”不辍。入民国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20世纪20年代之初,孔庙迭遭风电水灾,直系军阀首领曹锟以“尊孔崇儒”之名通电募修,后因“筹款维艰”,孔府会同“地方长官”对其“择要修理”。1930年,中原大战的炮火导致孔庙“损失甚巨”,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以“保存名胜,维持文化”的名义发起劝募,但前后历经3年,所得募款不足4万,离...
卫星城学说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在抗战时期进一步传播。市政专家和工程、技术精英在引介卫星城学说时,紧密联系中国的现实和需求阐释其价值和意义。抗战胜利后,各大城市规划大纲中的卫星城方案,不仅保留了西方的印记,同时还有基于国内工业化、城市化现状的思考和探索。民国时期卫星城学说的传播与运用,呈现了近代中国学习借鉴外来理论的丰富图景,也为后来中国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奠定了基础。
对于地处偏僻高寒之地的甘南藏族老百姓而言,草山是其唯一的生存资源,而甘南各部落之间又因草山向无明确界线以及草山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统一,使得各部落之间对草山的争夺几乎贯穿于甘南社会的各个时代,亦影响到牧民生活的各个角落。1940—1944年发生的“北山事件”不过是甘南各部落之间草山纠纷的一个历史缩影。与以往历届政府的羁縻政策略有不同,此次草山纠纷中时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县政府则扮演着主导角色。
鸦片战争后,为了让国人铭记国耻,进而以实际行动收复失地,有识之士、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纷纷绘制出版令人触目伤心的国耻地图,试图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来刺激观众的视觉与情感,增强收复失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本文关注的国耻地图作为民族屈辱的象征符号,是传播现代国家观念、形塑民族认同的一大载体。鉴于此,本文在梳理近代国耻地图生成背景、编绘出版情况和政府出版审查基础上,考察它们在精神唤醒,社会动员过程中的具...
民国时期内蒙古畜牧生产中牧草的利用呈多元状态,纯牧区仍以转场放牧为主,农业区及农牧混合区则以小规模打草储草及农作物残渣利用为主,农牧民之间的牧草交易也使牧草的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民国政府为推动畜牧现代化建设与边疆管理,联合学界力量,将打草储草、牧草种植等新理念、新技术引入内蒙古。日本为开发和掠夺畜产资源,也通过伪政权对内蒙古的牧草利用进行改革。但在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的背景下,以及基于西方与内...
民国时期,在历届政府倡导的造林活动中,森林公园的筹设别具意义,反映出国人对森林的认知从强调单一经济收益拓展至重视多效社会功能及景观价值。国内森林公园概念的萌生与清末民初以来森林科学知识、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和造园学说的传入紧密相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受造林运动和“首都计划”的推动,森林公园作为衡量林业管理与都市文明的标尺被纳入实业部施政框架。从1931年起,实业部多次下令全国主要城市筹建森林公园,各...
民国时期,澳门传染病防控经历了“以治疗为主”到“以防疫为主”的演变。在医防结合制度建构方面呈现三个特征:从“零散处置”转向“规模管理”的现代医疗体系;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预防”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从“公共空间”嵌入“私人空间”,并倡导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此转向既与传染病防控相关的知识增进、观念更新、技术进步密切联系,又是热带气候、地狭人稠、人口流动性强等本地环境相适宜的积极选择。
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收录了民国时期(1911-1949)出版的近两万种期刊,一千万篇文献,内容集中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情况。《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第12辑收录1911至1949年间期刊2035种,共计85万版,是原有数据库的重要补充,丰富了各项科研所需要的近代文献研究资料。
2022年3月12日,“桂子山史学讲堂”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二讲在 “腾讯会议”平台线上进行。本次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共同主办。本次讲座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系李怀印教授担任主讲人,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陈锋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里峰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倪玉平教授担任与谈人,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魏文享教授主持。
民国时期顾颉刚的学术价值观经历了两次重要转向,与传统经世致用观有较复杂的离合关系,在中国现代史家中最具典型性。顾颉刚早年接受传统经世观和梁启超等今文家的经世思想,赋予经世致用论诸多新内涵;后受章太炎等古文家学术价值观影响,主张为学只当求真而不问致用,其学术价值观具有二元性。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接受实用主义价值观,既强调学术旨在求真而非致用,主张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又认为学术有间接之用和无用之用,...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湖裸鲤鱼陆续有“无鳞鱼”“黄鱼”“湟鱼”三种名称。蒙古族是清代捕捞湟鱼的主要人群,民国中后期湟源县的汉人成为后来居上的捕鱼群体,湖周部分藏族民众则是特殊的捕捞者。共同捕捞湟鱼、谋求生计是推动蒙、藏、汉族群之间产生“同化”现象的重要原因。“同化”既有“蒙番(藏)汉化”,也有“汉人蒙化”“汉人番化”。多民族的共同参与,促进了青海湖湟鱼资源的开发利用。
受近代中西碰撞和交流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农业规模的讨论。关于大农经营、小农经营含义的表述,经历了从大农、小农到大农经营、小农经营的演变。争论最激烈的是大农经营、小农经营的优劣对比,小农经营的认同危机愈益强烈;大农经营则有一个从全盘接受到多元并持,再到绝大多数接受的过程。实现大农经营的途径,开始寄望于雇佣大农场,后转变为合作经营方式。有的虽然赞成大农经营,但并不...
从历史撰述的角度而言,民国取代清朝“实国史中最大之转机,而又错变丰伟,至有研究之价值者也”。正因此,总结与撰述清史成为当时学者关注的热点。自辛亥革命到20世纪30年代末,出现了19部清史专著,30年代后继之而起的是晚清史的撰述蔚为大观。这一时期清史修纂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是中国史学史上比较特殊的现象:既有传统意义的官方史学,又有大量的私人纂修;既有传统的纪传体、编年体史书,又有新式的章节体史书;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