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政治制度 行政学 国际政治学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政治学 20世纪相关记录59条 . 查询时间(0.125 秒)
辛亥革命竖起“共和”的旗帜,但没有形成大众的“共和”信念。重塑中国大众政治文化的破冰之旅,始于这场革命之后发生的文化论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保皇党人之间的“古今之争”,扫除了传统思想的羁绊,把文化批判的视野扩展到广大民众,推进了开启民智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为重塑中国大众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争则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地位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厘定了中国大众政治文化发展的...
中法建交被视为突破意识形态束缚、打破阵营对立,进行友好合作的典范,至今对中法两国关系产生持续性影响。但一个关键问题尚未得到系统性解释,中法两国是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建立关系的,但并非放弃或改变自身的意识形态,那么内在矛盾是如何调整又如何对外解释的,从而将理论上的绝对敌人转变为实际上的合作伙伴?本讲座指出中国“中间地带”理论的构建和法国高层“趋同论”观念的发展是中法建交的内在逻辑,并分析了促成建交的直接...
冷战格局形成以来,隐蔽行动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正是冷战催生了美国长期性的隐蔽行动政策和计划。冷战结束后,隐蔽行动在美国对外政策和战略中依然占据独特的重要位置,是美国应对竞争对手挑战、维护霸权地位的重要手段。
19世纪末“电气革命”与水电技术的发展,使尼亚加拉瀑布成为美国与加拿大重要的电力来源。与此同时,工业化进程中瀑布水电开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与环境问题,引起两国的共同关注。围绕尼亚加拉瀑布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美国和加拿大两国都进行了治理改革。由于两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在此问题上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美国关注尼亚加拉瀑布的景观保护,而加拿大呼吁由政府主导大瀑布的水力开发,反对私人垄断。
本讲座回顾1978年到1991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大外交事件及领导人的决策思考,解读中国的对外政策是如何从“革命”为中心过渡到以现代化为导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转型”在大国外交、地区安全等层面的含义。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里,说“沐浴在春风里”真的别有一番滋味,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党的事业发展给我带来的一次又一次“春天”般的感受。例如,1950年“六一”儿童节那天与乡村小学的学生代表们一起被农会的农民用船送到区政府参加庆祝活动,第一次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找到了春天的欢乐,仿佛也觉得“我长大了”;又例如,1956年与上海50位少年儿童一起到停泊在黄浦江面的苏联军舰上做客,有了人生第一次参与国...
2017年3月,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与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史学月刊》《历史教学》《社会科学辑刊》等学术单位,共同发起了“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青年学术论坛”。论坛以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为对象,在公开征文评选基础上确定参会人员。2017年11月,第一届论坛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论坛拟定于2018年7月13—15日在济南举行,由中国义和团研究会...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民国时期、新中国十七年与20世纪80—90年代,其中出现过两大批评范式,即心理学批评范式与政治批评范式。心理学批评范式肇始于20世纪20—30年代,是民国时期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的一股重要潮流。新中国早期,文艺批评界将英美乃至西方现代派文学一律贬斥为“反动”、“颓废”、“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学,政治批评范式由此诞生,并出现了第一次范式...
近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法学卷》正式与读者见面。《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是“十一五”国家级重大出版工程,是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以传记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青年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在不同利益、不同文化相互砥砺、冲突、交流融合中继承与发展、转向与重构,历经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附带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和时代特征。全面记述并解读这一嬗变轨迹,对于引导新时期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及其行...
2012年12月21日,由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和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世纪帝国与非殖民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中美中心举行。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大阪大学、日本西南女学院大学、美国奥本大学、外交学院、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就20世纪帝国与非殖民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学术交流。洪邮生教授代表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致...
东亚民主主义的崛起不是建立儒家思想的内在推导上,正相反,这些制度很少有本土化的内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东亚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于不同目的,东亚三国都开始了制度模仿之过程。而今,这些制度移植在一定程度上被重新建构。在集体自由实现的目标下,东亚民主主义融合了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容,并在尊重东亚国家、民族和社会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了从民主结构重塑到民主功能重建的变化。
20世纪末以来拉美一大批左派政党领袖和政治人物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组成了左派政府。以巴西的卢拉政府、智利的巴切莱特政府和乌拉圭的巴斯克斯政府为代表的左派政府执行了温和的改革政策,而以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府、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政府和厄瓜多尔的科雷亚政府为代表的左派政府执行了激进的改革政策。两种不同左派政府执政模式和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党体制化程度的差异。经济环境的限制是温和左派政府采取稳健政策的重要...
超越国家利益:探寻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的知觉性解释。
文章通过对1956 年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共运中一些重大事件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大论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中苏两党在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而造成这种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党从“左”的角度来理解、实施这些理论与实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