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西方哲学史 >>> 古西腊罗马哲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古西腊罗马哲学相关记录114条 . 查询时间(1.992 秒)
在柏拉图哲学中,“观照”(θεωρι' α,θε' α,θεωρευ)的问题主要在《斐德罗篇》和中期的三大对话篇《会饮篇》、《理想国》、《斐多篇》里被提出。(cf.Phdr.,249e-250b;Symp.,210d;Rep.,480b-d;Phdo.,84a-b;)虽然在这四个对话篇里所提及的“观照”问题,各有其不同的场景和着眼点,但是,其中所表述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观照”都...
哲学与诗歌为何而争?     哲学  诗歌       2009/1/20
柏拉图的《理想国》称得上是西方诗化哲学的范本。在这里,哲学的理念与诗意的流动,通过鲜活而古雅的对话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结果,一方面拓展了哲学思辨的诗意空间,一方面提升了诗性智慧的理论维度,从而使《理想国》成为一部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其实,这其中所涉及的原因很多,但我总认为哲学与诗歌之间的紧张关系及其对柏拉图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That there is no sixth sense in addition to the five enumerated-sight, hearing, smell, taste, touch-may be established by the following considerations.
《On the Soul》 Book II     On the Soul  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       2008/12/11
Let the foregoing suffice as our account of the views concerning the soul which have been handed on by our predecessors; let us now dismiss them and make as it were a completely fresh start, endeavour...
《On the Soul》 Book I     On the Soul  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       2008/12/11
Holding as we do that, while knowledge of any kind is a thing to be honoured and prized, one kind of it may, either by reason of its greater exactness or of a higher dignity and greater wonderfulness ...
本文是对亚里士多德的ouisa概念的辨析、探源与阐发。亚里士多德用ousia这个词取代了on(存在)在古希腊存在论中的核心地位,这个转变体现了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在方向上的转变。古希腊哲学在事物之外寻求事物的根据和本原的作法在这一转变中转而为在事物自身中寻求这种根据与本原。亚里士多德把这一根据与本原称为ousia/本在,它被思辨地区分为三个环节:质料、形式、能力,并呈现为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哲学起源于好奇的观点和苏格拉底一样古老。在对话《泰阿泰德篇》(Theaetetus)中,柏拉图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好奇心是哲学家的标记”,实际上哲学除了好奇心没有其他来源。
雅各布森(Thorkild Jacobsen)在早期两河流域研究中占据着极其突出和重要的地位。雅各布森的学术生涯开始于二战之前,但到今天仍然可以说,我们对早期两河流域的历史与文化发展的认识,大体上依旧来自雅各布森对“堪称楷模的演绎、强大的直觉和自由的想象”的综合运用[①]。
真实     哲学  真实       2008/5/4
“真实”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关于真实的判断取决于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在本体论阶段,真实是与世界本源的契合,在德谟克利特等人的哲学里,“真实”或真理与直接呈现的现象同一;而在出现了二元区分的柏拉图哲学里,真实与现象分离,它只属于三级世界中的“理式世界”,“现实”与“艺术”均与真实无关。17世纪哲学发生认识论转向后,真实问题取决于人们对于认识来源和认识能力的判断,现象真实与否的决定权主要在主客观二...
在思想中游荡的波希米亚人          2008/1/20
2003年12月17日10:24   [ 中国图书商报 ]   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本雅明以一种同情者的忧郁,注视着波德莱尔,在诗人“以一个异化的人的凝视着巴黎城”的忧郁的目光之中,解读出一个在高度物化的物质世界里面,游手好闲的精神闲荡者的形象。带着高度目的性的物化世界,与精神世界中的游荡形象之间的张力,构成诗人焦虑和忧郁的源泉。   经济学的数学化,禀承了理性世界的理念,货币...
ADDRESS TO YOUNG MEN ON THE RIGHT USE OF GREEK LITERATURE OUTLINE I. Introduction: Out of the abundance of his experience the author will advise young men as to the pagan literature, showing them wh...
早期尼采的柏拉图主义批判     柏拉图  尼采       2008/1/15
(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早期尼采对柏拉图主义的认识是跟他对苏格拉底的认识直接相关的,因为在他看来,柏拉图本人并不重要,他不过是被苏格拉底败坏的一个雅典青年,真正重要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和耶稣基督是尼采批判的两个主要对手,早期尼采主要批判的则是苏格拉底,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苏格拉底与我难解难分,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他战斗。”[1]尼采早期对耶稣基督的批判极少,后期对苏格拉底的批判也比较...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以下简称《伦理学》)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幸福观:涵盖论(inclusive notion)认为幸福是各种德性与外部善的复合体,理智论(intellectualist notion)将幸福完全等同于思辨。已有大量的笔墨用于辩论亚里士多德究竟同意哪种观念以及这两种观念是否和怎样能够调和起来。相关的一个争论是《伦理学》是否以及如何是一个统一的、延续的作品。因为许多注...
书评:发表在台湾《当代》1999年5月第23期亚历山大的古希腊思想家斐罗——《论〈创世记〉--寓意的解释》评介《论〈创世记〉--寓意的解释》(下文称《论〈创世记〉》)作者、亚力山大的斐洛(约公元前20年-公元后40年)是希腊化时期重要的犹太思想家,他的思想是联系希伯莱文化、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纽结。生活在当时各种文化宗教思潮汇集的大都市--亚力山大城,斐洛自身受过很好的希伯莱文化和希腊文化的教育。...
古希腊哲学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已充分展开的基础上,终于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达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并在层次上飞跃到了一个纯粹形而上学的、即超越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纯哲学境界,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的完成,它与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是分不开的。本文试图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内部的矛盾和动力机制作一个初步的分析。 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