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哲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哲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670条 . 查询时间(5.346 秒)
支配就是某些具体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既定人员群体服从的概率。因此,它并不包括对他人行使“权力”或发挥“影响”的一切方式。就这个意义而言的支配(“权威”)可能会建立在极为不同的顺从动机之上:从单纯的习惯直到最纯粹理性的利益计算。因此,任何名副其实的支配形式都会包含一种最低限度的自愿顺从,即(基于隐秘的动机或真正的同意)在服从中获得利益。
周秦之变意味着由邦国时代向帝国时代的历史性转折。从政治学上说,分封制的周王朝是一种由社会本位主导的治理模式,郡县制的秦帝国则是国家本位主导的治理模式;政治重心一个在下,一个在上。因此,作为第一代的帝国执政者必然面对转型阵痛:社会异质多元,没有中央集权,帝国必瓦解;强化中央集权,改造社会,治理成本又必然高企难以为继(外部性的匈奴问题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强化)。秦始皇采用的是李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方...
拉康在世时,并不被认为是一个政治哲学家。自1980年代末起,随着齐泽克、巴迪欧等学者的一系列著作的出版,拉康的精神分析论说被越来越多地引入政治哲学研究中,作为激进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学理资源。然而,本文旨在提出,拉康思想同时在规范和激进两个面向上对政治哲学做出了独特的学理贡献:对政治秩序的根源提供出一种后基础主义阐释;对政治反抗的根源提供出一种本体论阐释。进而,拉康对“秩序及其反抗”贡献出了一个结构...
美好政治生活的展开与政治实践的良性运转,需要政治哲学的引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为适应新时代政治发展的新要求,需要反观自身的优长与不足,以为人们美好政治生活需要服务。政治哲学的发展是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在与现实政治生活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了较为充分的生长空间,在学科体系、理论话语、价值内核上形成了基本的区分度,并在理解政治实践、把握政治生活、...
韩东屏:价值究竟是什么?     价值    遗漏主体  元价值  意义       2022/2/25
价值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回答价值是什么。但即便肯定了从人出发的进路,回答此问依然困难重重。首先出现的难题是。如果价值真是最一般的概念就无法定义,于是只能改变说法,视价值为次大概念。接着出现的难题是即便能定义价值了,也必然会出现遗漏主体的悖论,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创设“元价值”概念。元价值作为自决自明之好,不是价值的属概念,而是价值的发祥地,根据元价值派生价值的过程,可将价值定义为:人赋予对象的好坏意义...
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是一位近年来在中西学术和思想界产生较大影响的政治学者。他经常被认为是一位反民主的政治哲学家,尽管这并非确切的真相,但他的确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制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欧诸多自由民主制国家出现治理困境,引发了人们对自由民主制内在缺点的关注。实际上,施特劳斯很早就清醒地看到,自由民主政制有一些弊病深入骨髓,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足以给自由民主制...
在原则空间及其关系属性给定的前提下,最高阶原则的正当性是由理性的一致性同意所赋予。然而,理性多元主义事实使得一致性同意看起来成为不可能。但这是因为人们依然局限于从同质性视角理解一致性同意所导致。因此,如果人们从同质性视角转向聚合性视角来理解一致性同意,那么一致性同意就是可能的。据此,最高阶原则的正当性也是可能的。
马克思视域中的正义既涉及生产产品的分配领域,也涉及生产条件的分配领域。因为混淆这两个层面的正义,所以伍德命题即“马克思并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不仅以令人反感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严重误导了人们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解。由此,揭示伍德命题的误导性及其根源既需要梳理马克思视域中的正义内涵,也需要证明资本主义剥削是不正义的。
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来势很猛,在世界学界已被视为伦理学的第三条进路。但其主要理论建构充满弊端,并不成功。它的目的论,一方面因没有回答“什么是好生活”而不够彻底,另一方面也不比功利主义的目的论高明和高尚;它的美德论,一方面与它的目的论相脱节,另一方面存在无法区分美德等级和不知美德也是规范的缺陷。它的方法论,在实践中基本上无法应用,即便是退到赫斯特豪斯的规范美德伦理学,也还是不如传统规范伦理学好用。尽管...
制度日益成为诸人文社会学科解释各自问题的理论工具,可学界对制度本身的解释却存在问题。制度是什么?学界至少存在八种不同的说法,但其中没有一个堪称确当,包括把制度等同行为规则的主流观点。其实,制度只是规则中的正式规则。这个解释不仅符合汉语“制度”一词的本意,而且也能提高用词效率,使人们对正式规则有一个简称。国内学界之所以追随西方学界的主流制度定义,除有唯西方马首是瞻的潜意识外,也有翻译上的失误。如果制...
斯密在《国富论》里主张,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只会基于利己动机、凭借理性权衡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从而为现代经济学有关“利己经济人”的基本预设奠定了基础。但反讽的是,他在某些经典论述中又自败地否定了这一预设,不仅自发地承认了经济人也内在拥有利他的动机,而且还自觉地要求经济人遵守不可害人的正义底线。解开斯密在这个问题上的悖论,有助于我们回答“看不见的手”、“经济人”与“道德人”截然二分等著名的难题。
几年前,笔者经过一次短暂的国外旅行回到英国(当时我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长),伦敦希思罗机场的移民局官员在极其细致地查看了我的印度护照后,提出了一个从哲学角度来看颇为棘手的问题。他注视着我在入境单上所填的家庭住址(剑桥三一学院院长公寓),问该院长——我肯定与院长有着很好的关系——是不是我的一个亲密朋友。他的问题让我犹豫了片刻,因为我不知道我自己能否称得上是我自己的朋友。思索片刻后,我得出结论,回答...
社会形态可理解为具体社会的本质性特征。由于制度安排权分配制乃是社会本质的最终决定因素,因而对社会的历史形态及其演变的描述亦应以其为据进行。于是可知,社会历史形态不外制度共定社会和制度独定社会这两大类。前者又有制度直接共定和制度间接共定的具体形态,后者又有一人定制和多人定制的具体形态抑或君王定制、寡头定制和集团议员定制的具体形态。若从定制者所属的统治集团说,制度独定社会的具体形态则是贵族奴隶主定制社...
社会作为人为组合体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主体,有自己的意志和活动,揭示社会的本质性结构只宜由此切入,而以往的社会结构论都不是这样做的。社会的活动是将人们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活动实现的,据此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制度、制度意识形态和制度保障机器的三位一体,它们均由社会制度安排者建构。因对人的活动起次要作用的非正式规则也有类似的三位一体,故社会整体结构是规则性三位一体,制度性三位一体是其核心结构,其中的社会制度又是最...
近二十年来,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的宪政思想及其对自由民主政体的挑战备受关注。其影响从德国散播到整个英语学术界,吸引了分属于不同意识形态阵营和不同理论谱系的学者和思想家们。在对施米特民主理论的探讨中,许多学者开始注意到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某些论述与施米特论题的暗合性与相关性。牛津大学政治思想史家穆勒(Jan-Werner Müller)指出,“在阿伦特论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