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选择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292 秒)
按教通[2023]55号“关于做好2023-2024学年2022级本科生自主选择专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云南农业大学关于印发全日制本科生自主选择专业实施办法》(校政发【2015】134号),为保证学院全日制本科生自主选择专业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2023年4月21日下午,清华大学欧美文学论坛第22期暨“文学批评与人文传统”读书会系列(九)在文南楼204会议室举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苏晖教授作了题为“后伦理选择时代的科学选择”的学术演讲。苏晖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欧美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戏剧美学和比较文学。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外文系曹莉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外文系王敬慧教授担任点评人,论坛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来自全国...
2023年4月21日下午,清华大学欧美文学论坛第22期暨“文学批评与人文传统”读书会系列(九)在文南楼204会议室举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主编作了题为“后伦理选择时代的科学选择”的学术演讲。苏晖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欧美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戏剧美学和比较文学。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外文系曹莉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外文系王敬慧教授担任点评人,论坛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来自全国各高校和...
即将过去的2020年似乎经历了一个“加速社会”的中场休息,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并没有暂缓数字智能服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健康码、点外卖、视频会议成为工作生活“三件套”,各种基于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应用快速入场,社会在技术与资本的双重博弈下正经历结构转型。
西方学界在自由与必然的二元对立架构中,往往倾向于把能够做出随机偶然的“开放性选择”说成是自由的本质特征。其实,自由首先在于人们基于“由我自主的意欲志向”提出的诉求性价值偏好能够得到从心所欲的实现。相比之下,“可供取舍的备选方案”或“能够替代的可能机遇”不但只是有助于达成自由的从属性工具,而且还始终遵循着“趋善避恶”和“取主舍次”的人性必然逻辑,因而其开放性程度并不会实质性地影响到人们的自由意志和自...
洛克虽然因为恪守自由与必然的二元对立架构而在自由意志观中陷入了自败悖论,但在引进了善恶好坏的价值内容之后,却又自发地承认了自由与必然之间的两位一体。凭借后面这个洞见,他不仅揭示了“正当和不正当”作为自由选择的评判标准的基本功能,而且触及到了“正当”与“权益”之间的逻辑关联,从而提供了把他的两部代表作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潜在契机。
视频: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第17讲受试者选择的道德准则+审查程序。
政府组织以及公务员在进行公共行政行为的伦理选择时要进行必要的伦理思考,进而在伦理思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一般的伦理选择模式。伦理思考和伦理选择模式的核心是公共行政价值。但在具体的公共行政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公共行政价值有可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当政府组织以及公务员面临不同的道德准则或道德价值时,很可能会发生伦理冲突。一旦出现公共行政行为的伦理冲突,就需要全面认识公共行政伦理冲突中的功利价值,正确看待公共...
现代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人在生活过程中遇到的人本身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矛盾、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矛盾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人类根本的生存方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哲学上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方式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价值原则。围绕“价值选择与人类生存”这一主题,由湖北大学哲学系主办、国际价值研究会协办的第二届国际价值哲学学术研讨...
受数学方法的影响,笛卡尔将直觉和演绎当作获得科学知识的根本方法,并进而用普遍怀疑对之进行修正和补充。但在面对“心身结合”这个更深刻的形而上学问题时,他陷入了与该方法相矛盾的困境。本文揭示了笛卡尔方法原则的上述发展脉络,论述了它对于全面理解笛卡尔哲学可能具有的意义。
古典社会契约理论认为,理性的个体基于自愿同意,互相订立契约进入政治社会,是一个正和博弈的理性选择过程。但这一集体行为的结果都是个人理性造成了集体的非理性,因为人们让渡的公权的他用导致了非合作博弈下集体行动的困境。因此,现代民主国家要做的,应是设计出一种权力多中心的国家——社会二元结构模式,进一步壮大公民社会的力量,发扬协商民主精神与公共精神,藉以减少公权他用的现象。
目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艰深的理论课题,而目的行为则在生命界中司空见惯。从最低等的生物直到人类社会,目的性愈来愈明显。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社会领域内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现实生活既为人们提供了达到各种目标的可能性,又设置了种种限制,使得并非任何目标
汪丁丁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节选)   今天原本处于第一种文化的论域内的“理性选择”,不再是独立于场景的,它正在成为“情境理性”。另一方面,原本处于第二种文化的论域内的“道德判断”,不再是基于超验律令的,它正在成为“演化道德”。在第三种文化的视角下,当代认知科学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意味着,作为情境理性和演化道德的基础的社会认知过程,不仅让个体习得理性和道德,而且激活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
科学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和科学家道德问题已为世人瞩目,在目前的科技中性论、科技分别论、科技选择论等争论中,明确科技行为选择的前瞻性责任是规范科学家行为的道德评价基础,在新科技环境下具有重要的操作性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