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
搜索结果: 226-240 共查到马.恩.列.斯思想研究相关记录1238条 . 查询时间(1.887 秒)
人类越来越被生态危机所困扰,人们把消除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视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一些西方左翼学者,特别是一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富有说服力地向人们表明:当今人类消除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之中。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完全有资格成为指引当今人类消除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的旗帜。在这些西方左翼学者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社会学教授、《每月评论...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十月革命以来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列宁关于以"共处论"与"交往论"为核心内容的处理"两制关系"的辩证思想,不仅有效地指导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维埃俄国的外交实践,而且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两制关系"理论和实践的新图景;特别是列宁关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前提条件、现实基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论认识,以及其关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相互交往的方式和方法等充...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全球的关注,使他们富有先见之明地在西欧地区之外寻找革命的策源地。因此在1863年年初,他们就断言,“在欧洲又广泛地揭开了革命新纪元”。这个论断的依据是同年波兰发生的农民起义,由此,“熔岩从东方流向西方”。但是甚至在此之前,出现在政治视野中的其他迹象已经使他们有理由感到乐观。1860年年初,马克思就指出:“现在世界上所发生的最大的事件,一方面是由于布朗的死而展开的美国的奴隶运动,另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提出英国工人阶级并非世界工人运动“典范”的同时,他们的目光开始关注更为遥远的东方地区,一直到俄国,虽然这两种活动在时间上并不重合。早在1863年,他们提出革命新纪元业已开始之时,当时由俄国占领的波兰地区的农民运动就已进入他们的视野。但是一直到七年之后,他们才与俄国新兴的革命运动建立直接联系。而与此同时,作为俄国革命发展的标志,就是1872年莫斯科的革命者首次出版了《资本论》的俄文版...
恩格斯在1894年富有先见之明地看到,如果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统治没有被推翻,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便无法成功。这个判断值得我们再作回顾。当年他与马克思一同提出革命进程一定是“世界历史性”的,正是以此为基点他们提出一整套理论,而恩格斯的这个判断与这一整套理论是完全一致的。1917年的俄国革命,或许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事件,严格来讲,按照恩格斯的理解,应该是极度的辉煌与极度的痛苦并存。
1848—1849年的欧洲革命失败后,阶级斗争进入一个长达十年之久的间歇期。在这至关重要的两年间,如同其他积极投身于现实政治的革命者一样,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始终在寻找新的革命动力,寻找那些或许蕴含新希望的有利形势。1858年的岁末,当俄国革命的发展表明革命在那里可能得以复兴并传回西欧时,马克思从伦敦给居住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写信,却提醒他此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只要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基本要点与马恩的社会发展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书目
论税收正义     税收正义  公共利益  个人权利  国家权力       2013/3/22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税收正义是限制国家权力以保护个人权利,将国家税收行为囿于国家与个人的二元分化。实际上,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的二元结构并不是税收正义的全部内容,并且二者难以为国家税收找到合理的根据。在税收正义范畴中,应当是公共利益、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三者的统一,其中,公共利益是国家税收的目的,个人权利是国家税收的前提,国家权力是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关系的工具,只有通过国家权力的合理行使达到个人权利与...
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反映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关系;公平的实现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实现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应与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相适应,这表现在,一方面不能不顾历史逻辑,追求超越现实发展阶段的公平;另一方面又不能以初级阶段为借口,无视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扩大。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稳步推进社会公平,这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列宁的建党学说是列宁积极参加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学说同俄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建立了一个好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列宁的建党学说不能丢,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宝库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广义上的),从马克思、恩格斯经过列宁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是一脉相承又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政策体系。在这一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列宁的宗教观是一个重要阶段,它上承马克思恩格斯,下启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当今中国,不仅对列宁宗教观的研究显得薄弱,而且否定倾向也有一定的市场。为此,需要全面把握并科学评价列宁的宗教观,以使人们对列宁的宗教观有真正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
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向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转化,必然会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进展过程,是我们党对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及其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进程。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启示与实践启迪。
目前在模态逻辑中,主要存在两种嵌入方法:一种是“坍塌嵌入”,一种是“翻译嵌入”;用周北海和 A.Chagrov和 M.Zakharyaschev对这两种嵌入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述,可以发现:虽然正规模态逻辑系统S5不可坍塌嵌入经典命题逻辑P,但是“S5可以翻译嵌入P中”,因此,通过定义翻译嵌入映射Tr4,从而证明了S5可翻译嵌入P;最终我们提出并证明了这样的定理:“翻译嵌入映射Tr4 可以使得S5...
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参考书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