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范式相关记录42条 . 查询时间(0.096 秒)
2023年12月13日下午14:30,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部边疆讲坛第78讲在雁塔校区崇鋈楼318敏行厅开讲。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李磊教授主讲,讲座主题为《中古民族研究的政治史范式》,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吴洪琳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自梁启超提出中国史学史这一概念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大体呈现出四种路径。梁启超大致描述了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蒙文通继承梁启超的主张,将史学史研究限定在文化史范畴内。
文明史比较是历史比较中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尽管“开化”“文明化”等词语在16、17世纪已经不难见到,但作为名词的“文明”直到1766年才首次出现在印刷物中。“文明”最初指对知识进步、技术进步、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朦胧憧憬。启蒙思想家关注作为单数的人类文明,力图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19世纪出现了复数的文明研究,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各种文明成为研究和比较的对象。20世纪上半叶以降,探讨各文明共...
针对全球发展面临的多重挑战,习近平主席基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行动导向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全球发展范式,不仅贯彻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而且将联合国人类自由发展的思想具体化,并指出了解决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充分的根本途径。
中国大陆史学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进展,固然离不开国内许多严肃学者的种种努力,海外中国学的输入同样起着不容忽视的刺激作用。其中,兴起于美国学界的“中国中心观”取向又占据了一个突出位置。
进入21世纪,学术界关于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讨论日臻密集。熟知区域研究发展史的人大多知道,这一研究领域在世界上的兴起与美国国力增强,战略外向,乃至谋求国际事务中主导权的历程密切相关。当下中国发力区域国别研究,是再正常亦是再重要不过的事情。小而言之,它将影响中国学术行止的大方向;大而言之,其关涉中国能否制定健全的对外政策,增益中国国际战略。然而,美国区域研究创生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文化传统承袭,知识体系...
在中国经济史领域,清代经济史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首先,清代是唯一兼跨古代经济史和近代经济史的断代时期。清前期是传统经济的重要发展阶段,其后期又发生了向近代经济的转型,使得清代经济的内容较其他断代更为复杂多样。其次,清代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中体量最大的部分之一。由于资料上的巨大优势,加以时间上距现代较为切近,清代经济史研究的主题范围之广、成果数量之多,都大大超过其他各断代时期。近年来,清代...
近百年来,英国史学界对晚期中世纪英国政治史书写,经历了从"辉格范式"向"麦克法兰范式"的流变。"辉格范式"源于16世纪的"都铎历史叙事",在19世纪形成专业化的学术研究,但其"削足适履"式的"整体性"叙事仍不时为学人诟病。20世纪以来,麦克法兰开始从辨析"变态封建主义"概念入手,为破除辉格史学的学术偏见奠定了基础,开启了新一代学人阐述政治史的新理路。不过,"后麦克法兰"时代研究中所滥觞的历史叙事"...
近日,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存光编写的文集《刘泽华与刘泽华学派——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王权主义研究范式》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山东省泰山学者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资助。本文集主要收录了有关刘泽华先生和“刘泽华学派”的王权主义研究进路、学术范式、理论创见、方法论理念和学派标志性成果九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的系列评论文章,力图向人们展现刘泽华与“刘泽华学派”的学术真相...
式化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鲜明特征。由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缜密,以一种范式取代另一范式,而是呈现多种范式并存的局面。因此,对于是否可以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范式概念和范式转换理论引入社会科学和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学界尚存不同意见。美国学者库恩(Thomas S. Kuhn)对范式所下定义是:“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
在英美史学界有关英国政治史的书写中,“晚期中世纪”(late medieval或late middle ages,亦有学者译作“中古后期”)被西方学界常用于界定中世纪的“衰落”和文艺复兴“兴起”之际的历史时段,即13—15世纪。西方史学界尤其是英国史学家对“晚期中世纪”这一语境的运用经历了数次变迁:从最初的“黑暗”“血腥”“动荡无序”,到寻找与近现代历史的“延续性”,再到清算辉格史学的遗产,随后又...
2020年11月15日,《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1949—2019)》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举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郝春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主持。
20世纪中叶以来,观念史作为一种学术思潮迅速兴起。它通过研究范式的不断重塑,激发了学界对观念与思想的研究兴趣,为跨学科的视野融合提供了可能。就观念史对哲学社会科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为观念史研究提供学术发展空间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哲学与历史学领域的相关学者。
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善书(或称劝善书)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文类。顾名思义,善书就是劝善戒恶的道德/宗教书籍。宋明以降,在新儒学运动的思想氛围中,善书融合了道教的“承负说”“尸身说”和“积善说”,以及佛教的“三世说”,形成了一套关于人性之善恶与命运之祸福关系的自足解释系统。其通过在道德和命运之间建立对应性关系,有效弥补了正统儒家“俟命观”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善书超越了社会阶层、宗教归属和经济状况的藩篱,...
2020年6月27日,由我校历史学院刘文明教授任首席专家的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237)举行开题论证会。本次开题论证会采取网上开题的方式举行,开题论证专家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于沛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张旭鹏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董立河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徐善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