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善相关记录75条 . 查询时间(0.115 秒)
2023年7月3日上午9时至11时,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与《周易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学术讲座,以线下形式在山东大学知新楼A座1708室举办。
《王善忠美育美学文选》按文章的相关相近性质分为三卷:第一卷的主要内容是专著《美感教育研究》和有关美学美育、现实美、自然美诸问题的文章;第二卷既有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悲剧、艺术的不朽魅力和美的规律等方面的思想的文章,又有探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特别是音乐美学思想的文章,还有评述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蔡仪美学思想的一组文章;第三卷的主要部分是探讨体育与美育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美的特点、种类和欣赏等问题的论...
对于孔子的审美思想,学界长期以来的主流看法是认为孔子追求一种美与善相统一的理想境界,代表性的观点均不离审美与政治统一、形式与内容统一、艺术与道德统一等。这类观点多从对美、善的现代性理解入手,不仅具有概念的先在规定,背后可能还具有方法论上的某种预设,未必能真正反映孔子美学思想的精神实质,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孔子审美思想的重心所在。虽然孔子并不否认有脱离善的美独立存在,但他一生关注的重心始终是善而不...
儒家的“善恶报应”论,在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其内容有“报及自身”说、“子孙报应”说、“善恶待积”说、“天假善恶”说等理论命题。儒家“善恶报应”论的法理实质,是一种“超验审判”理论:审判的主体是至高的超验实存“天”,审判的依据是最高主宰的“天法”,审判的对象涵盖人间的一切人和事。儒家“善恶报应”论,还具有重要的法秩序构建功能。人心的普遍认同,是“天法秩序”得以建立的心理动因;对“善恶报应”的积极遵守...
近日,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朝晖的新著《性善论新探》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牟宗三《圆善论》问世,引发了学界对圆善问题的关注。儒家的“孔颜乐处”与这一问题相关。“孔颜乐处”这一幸福并不是像康德那样通过设定上帝存在而达到,而是孔子、颜回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获得的。孔颜二人通过道德实践不仅获得了德行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对待外物的态度,使他们就“饭疏食饮水”“箪食、瓢饮、陋巷”而乐,德与福兼备。“孔颜乐处”为圆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路径,彰显了儒家务实而圆熟、注重实践、追求理想人生境...
牟宗三《圆善论》问世,引发了学界对圆善问题的关注。儒家的“孔颜乐处”与这一问题相关。“孔颜乐处”这一幸福并不是像康德那样通过设定上帝存在而达到,而是孔子、颜回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获得的。
在中国,主张人性善有久远的渊源,孔子所推许的忠恕、仁爱、礼义,是以人性善为基的;墨子的兼爱、非攻,也预设了人性善的一方面。
2021年12月15日晚19点,厦门大学至善大讲堂第47讲、人文大讲坛第105讲线上准时开讲。本次讲座主题为《朱子<西铭解>的家国天下思想》,主讲人是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议评审专家李存山教授。讲座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朱人求教授主持,腾讯会议室中数百名师生在线聆听。
儒家人学最为核心的要义是人性论、人格论、人生论和人伦论四大层面,它往往把人性与伦理、人性与善恶等问题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以为所倡导的道德及其责任奠定形而上基础。人性善恶问题构成为儒家人性思想的核心和底色,以伦理之善恶来言说人性问题并致力于为各种思想奠基构成了儒家人性论的悠久传统,这不能不说同伦理是儒学的核心密切相关,也体现了儒家的泛伦理主义特质。
《关于善恶的对话》被誉为“英国版《苏菲的世界》”,借由旅行者的故事激发读者对于伦理问题思考。该书获得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刘擎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授周濂两位学者的推荐。作者描述了在一个虚构的艾洛依部落的经历,通过与艾洛依人的对话回应了一系列人们普遍的人生困惑,探讨了人应该自私吗?什么是权利?为什么要生孩子呢?谁应该为孩子负责?等等问题。
2019年第十三届长三角地区中国哲学博士点论坛暨“止于至善——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10月19、20两日于南京东南大学举行。在举国同庆建国七十周年之际,本届会议立足于传承与创新,将主题定为:“止于至善——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创新”。
王善波,山东寿光人,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科技哲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哲学、认识论、科学知识社会学、音乐哲学、科学与宗教。
有虑于正确的自由定义与正确的自由理论实际上是互为前提的关系,以及以往人们言说自由时所遭遇的诸多难题,我将自由定义为活动者自主自愿做或不做某事而免受阻限的状况。由此定义出发可知:自由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可以得到统一的;自由共由三种要素构成,其主体只能是人;自由起始于有了真正创造物的早期智人时期;主观自主自愿和客观免受阻限是自由的内外必要条件;意识自由和行为自由分属内外自由;自由也可作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
唐善林(1972—),男,湖南永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美学学会副会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