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哲学 现代性相关记录120条 . 查询时间(1.329 秒)
本文以儒家一贯提倡的“诚信”范畴的内涵、作用及其实践方向为例,探讨了全球化趋势下儒家价值观念的普世性与现代性问题。作者认为,廿一世纪人类文明走向的总趋势是走向“全球化”与“现代化”,即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全球性沟通、变革、互补、对话与交融,从而形成为空前繁荣多彩的现代文明。这一趋势可以具体概括为“五化”,即: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社会民主化、文化多...
  由于各种原因,现代儒学的兴起,是以批判现代性为契机的。现代儒学的思考重点不是如何支持现代性、走向现代性,而是如何顺应、批评、直至回应、超越现代性现代儒学的发展一开始就具备反现代性、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特征。这种后现代式的儒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文化意义。但是,现代性在当代中国还是一个并未高度落实的文化设计或文化理想。基于这样的文化事实,对现代性的批判会在相当程度...
平等与现代性           2007/8/2
时间:2006-5-17 来源:天益网 中国历史上的“现代”因素问题 1995年7月,金耀基为《中国文化》杂志写了一段“学人寄语”,以下一些话看来反映了目前萦绕在这位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有年的学者心中的重要问题∶ ( http://www.tecn.cn ) “在跨世纪之前夕,中国人最应深省的是中国文化与‘现代性’课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文化是一被变项,也是一自变项,现...
七、中国学术自主性:以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为例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思想文化,围绕着救亡图存、启蒙和应对现代性而展开,在种(种族)和国(国家)方面需要救亡,在教(文化)方面需要启蒙,救亡是压倒一切的目的,启蒙是救亡的手段和途径,在救亡的目标达到之后,又有文化复兴的问题,民族的复兴以文化的复兴为最高阶段。这些不同层面的任务压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局面。近现代中国的转型,从社会形态、政治秩序、经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现代性”(modernity)问题成为中国学界关注的焦点,观点歧出、论争激烈,从介绍西学研究到关注中国问题,从现象描述、线索梳理到范畴讨论、结构剖析,相关学术论文近万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近200部[①],译著、专著皆当以百部计。汪晖的长篇论文《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和现代性问题》[②]和四巨册专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版),刘小枫的专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
美学研究要成为既是现代性又是民族性的学术建设工程,就既不能脱离开现代的观念、视野和思维,也不能脱离开民族感性生活的母体和根基。而从人们通常仍然习惯于用西方学者的观念和理论言说美学问题来看,美学的民族性建设的确还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任务。它与美学现代性的共生关系和互为依存的内在理论格局问题也还需要美学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西方审美现代性有这样三种范式:第一是针对古典美学理性、知识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呈现出来的感性甚至非理性的范式;第二是反对古典美学道德主义的“外在”价值取向而呈现出来的审美独立的范式;第三是针对现代社会种种“异化”现实而呈现出来的用“审美之维”批判现代社会的范式。
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是文学理论的一种现代意识,它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文学理论的开放、对话和多元。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人们自然会想起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对话思想是巴赫金思想的核心,它贯穿于巴赫金所研究的一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中。他认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想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文学的本质也是对话。巴赫金的对话思想是20世纪最具有原创性的和最具有现代性的思想。对话思想首先体现出一种现代的科学精神和理性...
从量上说,尽管当代中国学习和掌握逻辑科学尤其是传统逻辑的非逻辑专门人才的数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从质上看,无论是个体层面上逻辑知识向思维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向行动的转化,还是社会层面上逻辑的社会化程度与社会的理性化程度,都难以令人满意。正是当代中国逻辑这种自外于文化建设的孤立主义倾向造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对逻辑科学的轻视,而这种轻视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了逻辑面临的困境。
现代性反思与乡土回归     现代性  反思  乡土  回归       2012/12/3
现代性以理性和技术的名义征服世界,以前所未有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世界,但当人依靠技术的力量去主宰自然时,恰恰失落了人的本质,而处于异化之中,人的尊严、价值、自由等均被剥夺了。乡土的最根本属性就是自然性,当前,我们需要用乡土的自然性来重构崩溃边缘的现代文明体系。回归乡土就是使人类现代文明与人性的自然状态完美融合,从而最终踏上人类美好家园的重建之旅。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6年3月20日讯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由高瑞泉、王晓明主编的“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丛书日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丛书汇聚了华东师范大学文史哲多个学科的学者在“中国的现代性”研究和从现代性研究的视野讨论人文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如何在当代历史条件下阐发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这对于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具有关键的意义,现代性课题正为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现代性”是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性相适应的本源性理论视域。
就海德格尔$卢卡其和马克思而言#他们之所以能相遇#是因为他们都有对生产现代性的分析与批判%这些分析与批判对当前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警示作用%生产不能仅仅从财富的增加这一狭义的目标上考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应考虑到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以及社会中每个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005年12月6日至8日,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十五“211”工程“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建设项目的一部分,由人文学院、学报编辑部、哲学系主办的“中国哲学与现代性”学术讨论会在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隆重召开。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近10所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和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人文学院高瑞泉院长主持。...
尽管人们普遍认识到现代社会源于16世纪,但是在研究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结构特征时,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工业主义、技术主义、自由主义的现代社会构想中,往往缺乏对现代社会复杂性的深入认识,与现代社会批判理论形成了对照。现代性社会的批判理论却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批判理论在其演变中积累的丰富理论经验以及包含的问题没有得到深入地剖析。总结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现代性思想,是探讨现代社会冲突及其未来走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