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历史学 清代相关记录175条 . 查询时间(0.145 秒)
北京城里的王府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拓城开始,一共修造了多少王府宅第(包括公、侯、伯、子、男和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实在难以考其确数。现在大名鼎鼎的王府井大街,当年就曾是王府荟萃之地。个别的王府旧址,扩建成了清代王府。清代把王府建筑发展到了顶峰,清代封爵制度是封诸王,不设郡国,把诸王留在京城,赐建府邸,形成了封王设府的特点。清代时亲王、郡王的住宅,才能称为王府;贝勒以下的住宅称府。清...
茶叶是清代国内外贸易的大宗物资,也是销往边疆民族地区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砖茶对清廷维护边疆统治秩序极其重要。借助康雍乾三朝对准噶尔部的军事行动所带来的商业契机,北商贩售砖茶至蒙古地区的经济活动在清中前期边疆贸易领域写就了壮丽篇章,促进了商贸线路、物资交易网络和商业市镇的形成。砖茶自产茶区流向万里之外的蒙古地区,成为当地居民的日常必需品和广泛流通的“货币”,并且终清之世位列输入品首位。
清代节孝祠、清节堂、贞节牌坊、孝女庙等节孝文化设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建筑,而是地域社会特定文化景观的内在组成部分。在地域社会中,只有将建筑纳入“权力的文化网络”才能产生某种力量,使“地方”变得具有一定的“可见性”,从而形成文化景观。节孝祠、清节堂等文化设施之所以能够成为地方社会的文化景观,亦在于其典礼和仪式的“神圣性存在”,被扩大了的家族观念成为地方修建“节孝”文化景观的观念基础,“节孝”文化成为...
清代道光“癸巳大水”研究     道光  癸巳大水  赈济  水灾       2024/1/24
道光十三年水灾是一次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影响深远的重大灾害事件。灾害发生后,清廷全力实施救灾。所有赈济开销,除无法纳入计算的口粮、籽种、官民捐赈等各项,明确可考的支用为2 657 509.731两白银。本年用于水利上的开支不低于450万两白银。各省蠲缓3 101 080两白银,蠲缓后少征600万两白银。大水对清朝的关税与盐课收入也造成影响。综计此次水灾所造成的财政损失超过1370万两...
作为与近代(晚清民国)在时段上最为毗邻的清代史学,在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被频繁地拿来与传入中国的西方史学概念和现象进行类比和对接,难免造成了文化涵化中的“误读”现象。如新民本思想被误读为欧洲启蒙思想(特别是社会契约论),乾嘉考据学被误读为以兰克为代表的科学实证主义,则是当时学界的普遍认识,属于普遍性误读;而如王夫之“生计自由”观被误读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章学诚史学理论被误读为唯...
中国古代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城隍神信仰,自不待言,然而通过城隍庙祈梦以断疑案的做法,则主要流行于清代。不过,从发生学角度看,其在元明时期即有所萌芽和体现。清代各种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此类祈梦断案的描写。或有人会以为文学描写有诸多虚构成分在,不能代表现实。然而,文学往往源于生活,虽有艺术夸张或渲染,但也往往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事实上,除了诸多民间野史外,即使是官方文献也一本正经地记载着此种现象。
历史上,滹沱河进入黄壁庄(清代属平山县,今属石家庄市鹿泉区)以东的下游平原后纵横冲荡、频繁改道,在宋代即被称为“小黄河”,至清代变得愈加善淤、善决、善徙。实际上,海河流域的永定河、漳河亦有“小黄河”之称,这缘于历史时期黄河对海河流域地貌形态和水系结构产生的巨大影响。在这几条“小黄河”中,滹沱河的生态变迁在海河流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本书利用清代南部县、巴县档案,对长期以来处于“失声”状态的清代下层女性群体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包括其生存环境与生活状态、亲属关系与人际往来、家庭地位与社会处境,以及地方习俗观念和不同的基层社会势力给下层女性的人生带来的影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复兴,性别也开始成为中国历史研究者关注的主题,尽管存在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但妇女/性别史研究成果的数量却呈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至今已然蔚为大观,足以证明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然而,今天的性别史研究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比如性别史的发展方向问题,史料与研究视野的局限问题,性别史的理论建构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等。
清代捐纳、捐输概念考辨     清代  捐纳  捐输       2024/4/8
捐纳和捐输均为清代国家在常规财政收入之外汲取社会财富的重要渠道,但研究者往往将其混为一谈。二者在政策依据和政府反馈、款项收益、款项数额、道德色彩、财政管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与捐纳相比,捐输是臣民并非出于义务地将财产直接或间接捐献于国家,政府事后可能酌情奖励。清前期政府有时参照捐纳事例议叙捐输,嘉庆朝起政府比照捐纳事例为特定捐输制定细则,咸同以降各省所设捐局往往同时收取多种不同名目的捐输和捐纳,由...
有关清代新疆人口的研究,有论及清代新疆城市人口者,[2]另外有对清代新疆人口变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3]纪大椿先生《近世新疆人口问题的历史考察》对清代以来新疆人口总量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并对1944~1984年新疆人口数量变迁进行对比。以上研究均以全疆为研究范围,除了伊犁地区人口的研究之外,[4]还未见新疆各地区历史人口研究成果。
运河漕运剥船是专门用于剥挽漕粮的船只。元末明初是漕运剥船制度确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永乐朝以后北运河沿岸的剥船设置范围逐渐扩大。入清后,因运河水情、通航能力和航行方式不一,漕船每至河道淤浅之处受阻,清廷遂置体积较小、船底平缓、载重较轻的漕运剥船,分载越浅。相较于明代,清代漕运剥船设立的范围和规模更广,清廷在北运河段剥船的基础上,增设其他运河段剥船,以备遇浅起剥。
清代的举人拣选与入仕     清代  举人  拣选  入仕       2024/1/23
清代,举人是科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任官资格的士人群体,除会试取中后以进士授官外,亦可直接入仕,途径主要有四:一是拔入明通、中正等榜,除授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学录以及地方官学教职等;二是自我呈请,经吏部注册,选授地方教职;三是由吏部拣选,注册后铨选知县;四是参加大挑,挑中者分为两等,一等者分发各省以知具试用,二等者由吏部选授教职。
雩祭,亦称雩祀,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春秋传》载“龙现而雩”。那么,何谓“龙现而雩”?《后汉书·礼仪志中》注引:“谓四月昏,龙星体现,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中国古人将天上的众多恒星分为28群,称为二十八宿,认为天上每一颗星体都对应着一位护佑神灵,它们常宿在固定的方位,有规律地显现在天空。龙星于每年四月间日落之后现于东方,此时大地万物也正值生长旺盛之期,急待更多的雨水浇灌,所以正...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史学研究者带来研究方法的变革,越来越多专题性历史数据库的涌现,对人文学者掌握和利用数据库的技术手段方面也带来新的挑战。在将清代缙绅录建设为史学量化数据库的过程中,利用人物姓名、籍贯等关键信息构建有效的内部连接是追踪官员仕途迁转的关键,而跨数据的外部连接能够进一步拓展数据分析维度,补充科考名次、出生年月、家族背景等影响仕途的重要因素。利用明经通谱中的拔贡名册和缙绅录连接比较,可以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