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史学理论相关记录791条 . 查询时间(0.402 秒)
2021年12月15日下午,历史理论研究所第13期青年史学理论工作坊在知幾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形象史学》主编刘中玉应邀做了题为“形象史学方法论建构的学术传统”的讲座,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青年工作小组组长杨艳秋及全所青年同志出席了会议,所青年工作小组副组长谢辉元主持会议。杨艳秋书记介绍了所青年小组自建所以来的工作开展及关于此次讲座的筹备情况,回顾了形象史学从作为...
2021年12月13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第二期“启智润心:与青年学者在一起”访谈交流会。本期访谈嘉宾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副院长瞿骏,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家峰,青年教师岳梦臻、宋弘、谢振华、许存建、武绍卫参加会议,陈海宾、张津宁、高晓璐、周施涵、刘若余五位同学担任访谈人。交流会由青年教师、2020级“强基计划”班主任孔勇主持,学院2020级和2021...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我们科学认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提供了根本遵循。
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在一千三百多年里维持了一种稳定的文官制度。由于“怀牒自投”的个体自主,而后有科举选官广及天下所有的读书人;由于“以试为选”用考试平等消解了个体之间的不平等,而后有科举选官的普遍平等和实际平等。与此前的察举相比,这个过程把取士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了朝廷手里,又夷平了曾经存在的势家和巨族,因此这个过程已直接地促成了士大夫与君权以前所未有的深度相为依傍。于是而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士大夫...
学界对于大一统的重思,应当注重其在现代语境中生成的争议性、复杂性和基源性。处于现代中国转型期的大一统问题,长期以来被学人置于专制主义进路中加以批判和解构,由此在历史认知上为通向政治实践抉择提供起始条件。对大一统的常见讨论,或者聚焦于秦汉以来两千年政治传统,或者注重《春秋》公羊学所代表的经学义理。钱穆强调“一统”和“多统”是中西政治传统的基本差异,主张在通史基础上透过历史政治传统的实践性阐释来揭示大...
法国史家马克•布洛赫,以《国王神迹》《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和《奇怪的战败》等著述为人瞩目,总体史观拥趸无数。他还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人们熟知并敬仰其在二战中的抗争和牺牲,但不大清楚其在28岁时参加一战的经历。在译校《大战记忆:1914-1915》(以下简称《记忆》)的过程中,笔者深切感受到战争经历对布洛赫一战记忆的塑造,同时发现一战记忆的碎片在其《历史学家的技艺》(以下简称《技艺...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中共党史上第三份历史决议,具有极其特殊的重要意义。为持续关注重大历史理论与现实问题、关注史学前沿问题,充分发挥《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引领历史理论研究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的职责与使命,12月9日,《史学理论研究》编辑...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新概括是贯穿整个《决议》的重要论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抓住重点、围绕核心,这个重点和核心便是“...
岳秀坤,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全球史、史学理论研究,近期关注全球史理论、近代世界中的中国等。译有以赛亚•伯林著《扭曲的人性之材》等。学术论文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学术研究》等刊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历史类数据库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资料如何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以便服务于科研等问题亟待解决,而问题解决的可行途径之一是建立一个可持续扩展的历史研究共享平台。
“后殖民主义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和对多元史学的主张,提升了非西方国家历史研究与编纂的自主性。但因其批判具有不彻底性,使其无法胜任拆解和废除殖民主义学术霸权的任务。近年来,学者们提出“去殖民化史学”这一全新的理论路径,希求借此创建出一种摆脱西方影响、完全自决的本土化史学。《历史与理论》杂志最近发表一组题为“理论与实践中的去殖民化史学”的笔谈专栏,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转向的最新动态。此组笔谈主张彻底打...
海登·怀特不肯承认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但是他的史学理论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却已是学界的公论。同其他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家一样,他强调历史和文学的相似性,把历史著作说成是跟小说一样的“虚构”。他在1974年断言:“坚持认为所有历史叙事中都包含虚构成分,这肯定会激起历史学家们的愤怒。”果不其然,在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中,最让职业史家不满和痛恨的正是这种“虚构”说,他们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专业规范和学术伦理的...
2021年11月25日上午,上海大学历史系邀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唐金培,以视频形式举办了“中国共产党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百年历程及主要经验”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刘长林教授主持,历史系数十位研究生线上聆听讲座。
距离通常涉及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在历史学科内,历中距离通常指涉过去与现在、事实与叙事之间的关系。文艺复兴伊始,历史距离伴随着对时间的发现而产生。它塑造了不同于中世纪的现代历史意识,并成为支配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因素。然而,这种以时间维度为基础的距离观念,忽视了历史距离内涵和价值的丰富性、复杂性。加拿大历史学家马克·菲利普斯在重新思考历史距离的基础上,把距离当作历史表现中一种介质的参与形式,提出了包含...
史学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我们今日实行的仿西式学术分科确立时间却不算长。不过,在20世纪初年中国“新史学”滥觞之际,章太炎、梁启超就已提出了类似今日所谓“跨学科研究”的主张。*这一取向近年来在中国大陆更得到大力提倡*,然而若从社会视角看,史学之下各子学科的畛域又还比较明显。譬如各大学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现在大都“整合”为一科,但从课程的设置、学会的组成到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大体仍可见比较明晰的“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