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哲学 文明相关记录198条 . 查询时间(0.27 秒)
2022年7月11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主办的“中外青年学者文明对话暨泰山学者易学读书班”在济南举行。中外青年学者文明对话活动是儒学中心青年汉学家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英国、伊朗、乌克兰、中国的青年学者近20人参加了对话会。
“商业”是理解休谟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不可忽视的核心构成。休谟强调财产权是一个社会的基础,确立以财产权为核心的正义规则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商业”的繁荣,从而带来公共效用的积累和社会美德的增长。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克服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原子式个人主义、工具理性“铁笼”、柔性专制主义、技术至上主义、世俗主义、虚无主义等弊病,极大提升了人类的文明程度。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对“人”的全新理解为基础的。
以“人类是否具有对自然承担直接道德义务”的问题为根据,可以将探西方环境伦理学划分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环境伦理学存在尖锐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背后却具有理论基础、价值立场的一致性。从理论基础的一致性看,他们都割裂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使得他们不去探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下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实际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是如何断裂的,进而把生态危机的本质归结为生态价值...
俞田荣,男,1965年6月生,硕士,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中国语境中,公德概念是宏观国家之德和微观公民之德的有机统一,立足于实践以国家之德引渡公众之德是实现两者统一的逻辑路径。宏观公德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微观公德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两者的关系经历了混沌一体分化发展有机统一三个发展阶段,公德的内容由强调齐一性向注重层次性转变。真正落实公德两层面内容的有机统一是未来中国语境中公德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中国公德建设方案形成的关键之笔。
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的历史大发展时期,中国借助这一转型可以获得实现强国之梦的极佳机遇。在进行信息文明建设时中国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战略和道路,包括信息化与现代化同步推进,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两化融合发展中实现发展的双重转型;利用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或弯道超车;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狠抓核心技术的突破;利益普惠,实现信息文明成果的普遍共享;重视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优化和网络安全;分步实施信息...
2021年9月28日下午,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闭幕式在尼山讲堂举行。山东省省委副书记、山东省省长李干杰出席并宣布闭幕。李干杰在致辞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本届节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说,本届节会围绕“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主题,相约“云上云下”,深入研讨交流,是一场人文荟萃的文明盛景,彰显了姹紫嫣红、共生共荣的文明之美;是一场儒风雅韵的文化盛典,彰显了弦歌不辍、...
2021年9月27日下午,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开幕。500余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开幕式。“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今年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主题为“纪念孔子诞辰2572年”,第七届...
2021年4月23日晚,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北京研究中心举办第五期学术沙龙,主题为“老子思想与周王朝政体”。本次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作主题演讲,“老子政治思想的特点”“周王朝政体与老子思想的关系”“道家与儒家关系溯源” 等议题成为与会专家学者对话和交流的焦点。本次学术沙龙主要邀请在京的专家学者与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0多位专家学者、研究生...
2021年7月8日,由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预热活动——第三届“儒家文化与新时代儒商精神”研讨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省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周云平,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张小梅主持开幕式。
2021年5月24日上午,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清华大学、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协办的《国际儒学》创刊发布会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隆重举行。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刘延东、荣誉会长王蒙出席会议。副会长兼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李岩主持会议。
本书以生态伦理学的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本问题进行释解和探究,内容既包含道德哲学的慎思明辨,也涉及应用伦理的现实考量。作者从文明与生态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出发,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提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性理解;依循境遇—情感—信念—态度—践行的逻辑进路,分析了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改变的伦理观念和行为方式,构设了生产、生活、交往、合作等领域的生态伦理规范,并对实施路径提出了可行建议。
目前学界在反思中国文论面临的危机时,多集中在其未能充分将西方文论中国化,而是一味地简单照搬,导致文论研究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实践脱节。不过,从文明阐释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文论之所以缺乏原创力,其根源在于中国现代以来面临着古今断裂,这首先是一种文明的断裂。中国文论难以有效地从传统中吸收思想资源,而中国当代的古典学研究也难以为文论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当代中国文论的建构只有回到中国文明的源头,才能真正获得自身...
2021年4月16日上午,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举行揭牌仪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和中山大学副校长刘济科出席并致辞,共同为两个研究中心揭牌。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曾赠,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冯达文教授,中山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李萍教授,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翰敏等出席揭牌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