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历史学 20世纪相关记录163条 . 查询时间(0.09 秒)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对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变化,对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结合时代特征,可将这一时期美国科技人才的发展分为突进期、波动期和繁荣期三个阶段。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人才强国的原因包括国家干预起到的引领作用、贯穿始终的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高等教育领域的巨大吸引力及外来人才为美国所创造的巨大社会经济价值等。美国科技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国防人...
1931年12月4日,法国挑起西沙问题。这是国民政府始料未及的。疲于应对内忧外患的国民政府始终将西沙问题置于视野边缘,其反应总体上是“应付式”。国民政府始终保持对法交涉,不断完善证据链,又在九小岛事件发生后确立“首防日本”原则以应对西沙问题和九小岛事件,并着手推动西沙基建和整合朝野的南海海疆认知。在此期间,由海疆危机所激起的汹汹舆情对国民政府起到鞭策与支持作用,并与国民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共同构成中方...
1912年诞生并唱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斯拉夫女人告别曲》,是一首源于民间却反复被“政治化”的歌曲。它经历20世纪百年的俄国历史变迁和政治风云,穿越了俄罗斯帝国临时政府苏联当代俄罗斯的历史时空,其本身负载了深厚的时代印痕和更为厚重的历史记忆,拥有较为特殊的史料价值和明显的史学意义。《斯拉夫女人告别曲》在对外战争或防御外敌方面是最鲜明的国家符号和民族旗帜,是超越民族、政治和阶层差异的最大公约数,...
2023年1月7日,由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主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六届“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青年学术论坛召开。
20世纪,我国兴起了两次“太平洋问题热”或曰“太平洋热”。一次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次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太平洋热”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兴起的,有显著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某些关联和延续性。两次“太平洋热”都是由现实需要引发的社会关注和学界探讨,都成立了民间组织,并出版了一系列著述。
农村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地权转移是同一变化的两个不同侧面,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是农村地权转移的过程,由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可以透视农村地权转移。通过分析各个阶层户数占总户数的比重、所有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析地权配置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阶层结构,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杭县农地产权频繁变更,社会阶层发生双向流动,地权配置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大致保持稳定。与学界所论社会阶层结构贫富两极分化和...
2022年5月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春季学期第十一讲在线上举行。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暨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18年度青年长江学者李恭忠教授应邀进行题为《“万国史”与20世纪初“中国史”的创生》的讲座。此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黄兴涛教授、夏明方教授主持并评议。
2022年5月28日及5月2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术讲堂”历史学系列讲座在线举行。德国汉堡大学东北德意志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维克多·杰宁哥豪斯(Victor Dönninghaus)教授做了《认识异邦:18—19世纪德国人眼中的俄罗斯形象》、《神话与现实:20世纪的德国与俄国的形象互识》两场系列讲座,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建华教授主持,博士生彭乐梅、博士生李红娟做现场翻译...
清末民初,时人已关心县乡卫生建设问题,并率先选择若干个县进行卫生试验。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成立后,接手县乡卫生行政事业,转而开始推动县卫生院的铺设。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公医制曾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此后国民政府亦制定了公医制度。全面抗战爆发后,西南、西北地区过于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引起了国民政府高层的重视,此后卫生署奉令以“公医制”之名开展县乡卫生行政组织建设,遭遇诸多困境。
在某种意义上,20世纪的美国历史也是一部残疾人的民权运动史。如果说经济大萧条初步唤醒了残疾人的就业权利意识,两次世界大战开启了美国伤残军人康复与就业援助的机制建设,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加速了残疾人就业权利保障的制度化进程。从公共就业计划、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计划、补充收入保障计划,到《1973年残疾人康复法》,再到《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残疾人的就业权利经历了被漠视、依附于福利救济、向实现平等权利转...
20世纪20年代,从“贞操问题讨论”到“新性道德论争”,新文化运动在反复论辩的过程中建构了新的性道德。新性道德论争中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将性道德定位在价值伦理的单一层面进行讨论;二是在价值伦理和制度组织两个层面同时展开讨论。前者得出爱情就是性的唯一依据的结论;后者则坚持性需要制度性力量进行约束。路径和观点的差异同时也传达出对爱情内涵的不同理解。虽然存在内部差异,但新文化从整体上建立了性、...
20世纪70年代前,纽约市已经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保障性住房体系,除了匹配公共住房政策之外,在税收激励和租金管制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纽约市保障性住房长期短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纽约市财力不足,而是保障性住房政策变化的结果。纽约市曾经是新政自由主义重镇,高度重视社会福利,推出了较为完善的保障性住房政策。70年代以后,国内外局势和纽...
黄河侵淮往往致使淮北地区泽国千里,灾黎百万,是南宋以降延至民国时期黄淮关系的焦点。1933年初,旅津同乡电告皖人,称河南省建设厅有引黄河经皖北入淮河之计划。这一消息的传布,在皖北引起极大恐慌,并引发长达近两年的“导黄入淮”纠纷。其间,无论是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有关机构还是河南省政府,始终坚称相关工程主要系地方灌溉之举,无危害皖北之虑。事实上,导黄入淮是国民政府治理黄河的重要设想,有改良豫东盐碱地以增加...
19世纪20世纪初,阿根廷加快了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但各类流行病,尤其是死亡率较高、持续时间长的肺结核,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挑战。卫生学家将肺结核与工人、女性、儿童和移民等群体联系起来,将其定义为导致“阿根廷种族”衰败的“社会疾病”。针对肺结核这类“社会疾病”开展的防治运动促进了阿根廷公共卫生的制度化发展,推动其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此同时,随着医学界对肺结核传染性的重视,隔离的规定加剧了对病人的污...
20世纪绝大多数时段内,白人垄断政权,以种族隔离制度压制诸种社会矛盾,维护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获得暂时性经济发展的同时孕育了社会冲突的种子,造成了南非经济发展的长期困境。白人政权迫使黑人只能作为廉价劳动力被白人资本家和工人联合剥削。白人资本家和黑人劳工之间的矛盾逐渐演化为南非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城市工人阶级不断壮大、成分构成变化、思想觉悟提升,上述主要矛盾逐渐冲击种族隔离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